首页> 全部小说> 古代言情> 我助关羽永镇山河后续+结局

>

我助关羽永镇山河后续+结局

陇东少年著

本文标签:

关羽关兴是《我助关羽永镇山河》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陇东少年”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有个特种兵大佬在执行任务时不幸牺牲,结果一睁眼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三国,还变成了关羽的次子关兴。当时他赶上襄樊之战打得热火朝天。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但关兴心里清楚,关羽的危机即将来临。他请求刘备和诸葛亮派兵支援,为关羽保留一条回蜀的通道。然而,刘备正忙着称王,实在抽不出兵力去支援荆州。更何况,刘备和诸葛亮都不相信关羽会败,可他们不知道的是,刘备的小舅子糜芳会在他最风光的时候背叛他,献城投降东吴。关兴虽然心知肚明,但也不能明说啊!不然这不是摆明了挑拨离间嘛!无奈之下,关兴只好独自一人火急火燎地赶往荆州,誓要救下关羽!...

来源:lfl   主角: 关羽关兴   更新: 2025-01-03 16:13:01

在线阅读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火爆新书《我助关羽永镇山河》逻辑发展顺畅,作者是“陇东少年”,主角性格讨喜,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关云长,兵败了城丢了,输的连底裤都没了,你还不听劝吗?”“临沮真的去不得啊!”通往临沮的官道上,关兴死死拽着关羽的马缰,急的都带上了哭腔。因为他知道,临沮就是关羽的葬身之地,去了就真的完了。他本是某旅的特种兵,半个月前执行任务意外牺牲,不幸穿越到三国,成了关羽的次子关兴。当时他人在成都,襄樊之战正打的如火如荼,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惹的整个巴蜀为之欢呼,刘备甚至兴奋的好几天没睡着觉。但是关兴知道...

第34章

张飞的嗓门可是能呵断当阳桥的,一嗓子出去大半个校场都能听见。
当时校场上那么多将士,里面肯定有魏吴两军的密探,张飞若真嚎叫一嗓子,把关羽请求北伐的消息扩散出去,他们也就不用北伐了,准备跟孙权死磕吧。
张飞闻言愕然片刻,摸着脑袋傻笑道:“不是忍住了,而是这个消息太过震撼,我一时没反应过来,等反应过来时你已经赶来帅帐了,我只能跟着啊。”
刘备无语,拍着他的肩膀笑道:“准备出征吧,北伐的事记得保密。”
“喏……”张飞欢天喜地的离开大帐,在校场做了一番简单的战前动员,便急匆匆的率领大军去了秭归。
刘备也没耽搁,骑上快马火速赶往成都找诸葛亮商议,这么大的事不问问诸葛亮的意见,他不放心。
这次刘备只带了陈到等十余名侍卫,仅用两天便返回成都,进城没有回宫,而是直奔诸葛亮府邸。
诸葛亮接到消息火速出迎,诧异问道:“大王怎么突然回来了,可是出了什么变故?”
“进去说。”刘备拉着他走进大厅,确定隔墙没耳才将关羽送来的消息复述一遍。
诸葛亮同样震惊的瞪大眼睛,愣了许久才回过神,原地踱步道:“好主意,不管怎么说,咱们最大的敌人始终是曹操,若能拿下关中,把荆州暂时让给孙权也没什么。”
“孙权就算得了荆州也对咱们造不成致命威胁,曹操却不同,随时能拍死咱们的,不过兹事体大,此事得好好计划一下。”
说话的功夫,诸葛亮脑中便浮现出了一套迷惑孙权曹操,伺机夺取关中的方案。
诸葛卧龙缺乏的只是思路而非智慧,只要戳破那层窗户纸,他就能举一反三,甚至举一反十。
向刘备讲述完自己的北伐计划,诸葛亮由衷的赞道:“先奇袭建业,后北伐关中,安国公子的思路还真是天马行空啊。”
与诸葛亮商议完毕,刘备便开始为北伐做准备。
此次北伐的本质是偷袭,偷袭就意味着一切都只能偷偷进行,兵力不可能太多,因为汉军主力还要做出东征态势迷惑孙权和曹操。
因此用于北伐的兵马就很有限了,刘备只能抽出两万,还全是老弱病残。
将领也不会太优秀,赵云张飞一个都不能去,只能调动霍弋阎芝高翔等小将以及王平这个降将,撑死加个汉中太守魏延。
这些都安排好,最困难的问题来了,谁挂帅?
刘备不能去,他得留在夷陵前线吸引火力,否则他若消失,肯定会引起曹操的怀疑。
关羽倒是可以,但人在建业根本回不来,如此留给刘备的选择就只剩一个,诸葛亮。
除诸葛亮外,其他将领都没有独当一面的能力,老刘实在是无人可用了。
北伐准备完毕,刘备又将目光投向了东三郡,刘封和孟达的事情该解决了。
他原本是打算将刘封孟达召回成都治罪的,现在看来只能延后了。
北伐在即,正是用人之际,实在不宜内部生乱,所以他给刘封下令,放弃房陵上庸全力固守西城,防止魏军由东三郡进入汉中,同时命孟达火速返回成都听命。
孟达那个反骨仔肯定是不会回来的,刘备也不是真要将他召回,只是想借此机会逼他投降曹操而已。
钓大鱼得下重饵,想将曹操吸引过来,不给点好处怎么行?
孟达就是刘备扔给曹操的鱼饵,不信曹贼不上当。
做好安排,刘备顾不得耽搁火速返回夷陵前线,临走时还特意带了一个人,马谡。"

《我助关羽永镇山河后续+结局》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