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小说> 古代言情> 为了求药,我披着嫁衣走来了最新

>

为了求药,我披着嫁衣走来了最新

云山鸦著

本文标签:

火爆新书《为了求药,我披着嫁衣走来了》逻辑发展顺畅,作者是“云山鸦”,主角性格讨喜,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她怀着爱慕之心,自愿冲喜嫁给病弱的丈夫。她心里明白,若不是丈夫身子弱,凭其才学与性情,这门婚事难轮到自己。婚后,她一心扑在照料夫君身体上,盼着他能康健起来。成亲第二年,家中来了位客人,是丈夫昔日同窗。她初见他,便觉他温润和善,一如丈夫。此后,他不时来做客,她也总是亲手做饭热情招待。然而,幸福时光短暂。一个多月后,夫君病情危急,她四处寻医求药,却依旧无法阻止丈夫日渐衰弱,大夫断言他活不过七日。伤心欲绝的她,想起他出身世族,或许有办法弄到珍稀灵药,便主动上门求助。在凉亭中,他看着她,慢条斯理打量许久后,轻轻一笑道:“你想求药,可以,但我也有想要的要从你这里拿。”她急切询问要什么,他的回答却是:“我要你。”...

来源:myh   主角: 赵霁云陶禾衣   更新: 2025-04-16 20:22:16

在线阅读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小说《为了求药,我披着嫁衣走来了》,现已完本,主角是赵霁云陶禾衣,由作者“云山鸦”书写完成,文章简述:”禾衣觉得这赵公子礼数极多,他如此她只好再回以一礼,“赵公子慢走。”赵霁云走了,陶禾衣在门口目光稍送了他几步,便关门准备回去,她低着头想丈夫的身体,自然没有注意到赵霁云又回头看了一眼。关上门后,陶禾衣便步履急匆匆地往堂屋去,见丈夫乖乖坐在圈椅里等自己,忍不住又笑起来,可见到他苍白泛青的脸色,她朝他快...

第4章

从堂屋到门口要经过院子,院子不大,走得快眨眼之间就到门口了,何况地上的雪已经被麦黄勤快地清扫过。但赵霁云走得很慢,禾衣只好随客走得很慢。
“嫂夫人与李兄的感情真好。”静寂的夜幕下,赵霁云忽然轻叹一声,语气里掺杂着丝丝羡慕。
陶禾衣听了,白润的脸上染上些红,垂下眼抿着唇笑了,提起这个,她心中是欢喜的,便婉声应了句:“夫君待我好。”
赵霁云点头:“李兄虽身子文弱,但性子很是疏朗豁达。”
提到李齐光,陶禾衣的话显然多了一些,“夫君常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负光阴。”
她是低着头说话的,月光下露出一截粉白的雪颈,赵霁云身形高大,站在身侧稍稍一低头就能瞧见,他的目光似无意间一点,便转开了,他温温笑着说:“确实。”
说话间已经到了门口。
赵霁云走到门外,陶禾衣站在门内,送到这里便是足矣,赵霁云又转身朝禾衣做了一揖,“多谢嫂夫人今日款待。”
禾衣觉得这赵公子礼数极多,他如此她只好再回以一礼,“赵公子慢走。”
赵霁云走了,陶禾衣在门口目光稍送了他几步,便关门准备回去,她低着头想丈夫的身体,自然没有注意到赵霁云又回头看了一眼。
关上门后,陶禾衣便步履急匆匆地往堂屋去,见丈夫乖乖坐在圈椅里等自己,忍不住又笑起来,可见到他苍白泛青的脸色,她朝他快步走过去,轻声喊:“二郎。”语气担忧,“方书怎没陪着你?”
李齐光在寂静的堂屋里坐了会儿,身子疲惫困倦,但见到妻子脸上还是露出笑来,牵住她伸过来的手,笑着说:“莫要担忧我,只是有些许疲乏罢了,方书年纪小,困顿不行,叫他去睡了。”
“咱们回屋,我让麦黄烧好炭也备好泡脚水了。”陶禾衣搀扶着他站起来,手揽在他瘦削的腰上。
李齐光站起来后,稍稍弯腰,笑着看她:“禾娘真贴心。”此时没有外人,他已让方书去休息,便不再强挺着虚弱,倚靠在禾衣身上,并往禾衣手里塞了什么。
禾衣抿嘴,心里生出甜蜜,他每回书院回来,总会给他捎带些东西,她伸手一看,是一根木簪。
她仰头看他,眼如春水,李齐光低声说:“书院的梅树开花了,我偷偷折了一只雕成木簪,比起禾娘雕的可是要差得远了?”
陶禾衣听着这调笑红了脸,将木簪戴到发髻里,问他:”好看吗?”
李齐光:“好看。”
两人相视一笑,便相互扶持着回了正屋。
屋子里点了两盆炭,这么会儿工夫已经烘得暖暖的了,禾衣扶着李齐光在床沿坐下,李齐光自然地解下棉袄外衫,由着妻子用温热的棉巾替自己擦洗一番,最后双足泡在了泡脚桶里,木盆里的泡脚水里撒了驱寒的药粉,脚一放进去就浑身暖和了起来。
陶禾衣也坐在床沿,和李齐光挨得近近的,如往常一般脱了鞋袜脚也伸进了泡脚桶里,她的脚小,一截藕一般嫩白白的,脚趾圆润娇俏,李齐光的脚却是瘦长苍白,脚趾都透着枯槁之色。
李齐光看着泡脚桶里的两双脚,揽着禾衣,又叹了口气,也只有夜深人静只夫妻二人时,他才会露出心里伤感与忧色来,为自己的体弱短寿,也心疼妻子嫁给了自己这样注定早亡之人,他道:“禾娘,辛苦你了。”
禾衣抬起头,一双横秋波的眼儿笑着,“那待你有空时给我多画两幅玉雕图稿可行?”
李齐光瞧着妻子玉白的脸上露出的娇俏,又爽朗一笑:“有何不可?”他心中的忧苦总容易被妻子化解,又想起岳家玉器铺的事,忙问道:“如今玉器铺如何了?”
陶禾衣不愿意李齐光多分出心神去想她娘家的事情,有什么事都是自己扛着,只盼李齐光能做自己喜爱的事,读书作诗,不操心琐事,就是她帮着家里出货这事他都是不知晓的,只以为她在偏房雕玉石是喜好,便轻声说:“如今铺子里好着呢,听爹说又接了一笔大单子,这个年定是要过个丰润的年了。”
大单子这事倒不是假的,家里近日确实接了笔大单,只是因着要先把先前那批货赶制出来,所以新的单子还没开始。
李齐光对妻子一向信任,便没多想,点了点头。
夫妻两个又说了会儿私房话,说着说着,李齐光又说起赵霁云:“他是京里定远侯的幼子,自小读书甚好,来过东篱书院读书,十三岁便考中了秀才,十六岁考中举人,后头因着无心做官,便不愿继续考了,如今听说是帮着家里管着家业,倒是可惜了。”
陶禾衣听出了他语气里的艳羡与惋惜,知晓他的心结,他又何尝不想去参加乡试、会试呢?他虽自小跟着公爹读书,如今年二十三满腹才学,可却只考过童试,得了个秀才的功名,之后他也曾去考过一次乡试,熬到第三日便昏迷在考场上,从此便作了罢。"

《为了求药,我披着嫁衣走来了最新》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