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小说> 古代言情> 粮食短缺?我靠打猎顿顿吃肉前言+后续

>

粮食短缺?我靠打猎顿顿吃肉前言+后续

不可追著

本文标签:

火爆新书《粮食短缺?我靠打猎顿顿吃肉》逻辑发展顺畅,作者是“不可追”,主角性格讨喜,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前世,六十年代的饥荒如同一头无情的猛兽,吞噬了无数生命,其中就包括16岁少年的八个弟弟妹妹。眼睁睁看着亲人在饥饿中离世,那份锥心之痛和无尽遗憾,成为少年心中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然而,少年竟奇迹般地重生,回到了长白山下那片熟悉又陌生的村庄。望着眼前还年幼的弟弟妹妹们,他在心底暗暗发誓:这一世,定要拼尽全力,为他们遮风挡雨,绝不再让悲剧重演。彼时的长白山,尚未禁枪,自然资源丰富得如同大自然慷慨的馈赠。少年迅速行动起来,凭借着对山林的熟悉和顽强的毅力,他手持猎枪穿梭于山林间,榛鸡、狍子、野鹿等猎物纷纷收入囊中;他熟练地在河中撒网捕鱼,让弟弟妹妹们能品尝到鲜美的水产。不仅如此,他还在山林中探寻,野生黑木耳、松蘑、野山参、灵芝等珍贵山货,被他一一寻到。曾经,他在饥荒面前无能为力;如今,他依靠长白山的馈赠,努力让弟弟妹妹们吃饱穿暖。...

来源:lfl   主角: 周安周有田   更新: 2025-05-05 20:49:50

在线阅读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粮食短缺?我靠打猎顿顿吃肉》是难得一见的高质量好文,周安周有田是作者“不可追”笔下的关键人物,精彩桥段值得一看:听说是念过高中的,念完高中后,被安排到了周家村里下乡插队。在周家村里也是有知青的,不过知青人数不多,也就二三十个。周安记得好像要等到1967年之后,知青才慢慢多起来了。那时候知青下乡的热潮十分火爆,村里和公社都被安排了好多知青...

第23章

因为昨天去舅妈家里要吃食,结果被推倒撞到头,然后他穿了过来。
穿越过来后,周安便不打算在村里干活挣工分了。
他今年16岁,就算干了一整天,也只能算成年人一半的工分。
家里有那么多张嘴要吃饭,靠他一个人这点工分,完全是杯水车薪。
所以干脆就不去了,反正他现在有了系统,弟弟妹妹们肯定不会饿着的。
周安简单地应了几声,便打算按照系统的提示继续往前走。
这时有个男人从不远处走过来,拦在了周安的面前。
“我叫你呢,你没听见是吧?”
这个男人看着年纪不大,估计也就20出头。
不像周围其他人,长得那么黑那么瘦,脸皮看着还算白净,身形也不是很瘦。
鼻梁上架着一副圆框眼镜,胳膊底下夹着一个本子,上衣口袋还别着一支钢笔。
周安想了一会儿,终于想起这人是谁了。
这人是从城里来的下乡知青,叫赵志飞。
听说是念过高中的,念完高中后,被安排到了周家村里下乡插队。
在周家村里也是有知青的,不过知青人数不多,也就二三十个。
周安记得好像要等到1967年之后,知青才慢慢多起来了。
那时候知青下乡的热潮十分火爆,村里和公社都被安排了好多知青。
村里来的知青,大部分都会认真干活,不过也有赵志飞这种老鼠屎。
赵志飞并不是自愿来到周家村的,也不想参加地里的劳动。
似乎他家里有什么关系,所以来到周家村后,并没有做繁重的农活,而是担任了记分员。
记分员可是个美差,不仅有工分拿,而且工作轻松,只用登记和写写算算。
赵志飞自诩是城里人,所以看不起农村的泥腿子,和村里人接触时,总有鼻孔看人的高傲感。
周安站住了脚步,问道。
“有什么事吗?”
赵志飞翻了个大白眼,有些不耐烦地说道。
“昨天你就旷了一天的工,今天还晚来这么久,今天的工分至少扣一半!”
周安此时的心里只有那窝蛇和蛇蛋,所以懒得搭理他,只是敷衍的嗯了一声。
周安嗯了一声准备走,赵志飞却仍然拦着他。
“你这是啥态度?我之前说了,请假得先给我打报告,你当耳旁风是吧?再有下次,不仅不计工分,还要倒扣!”"

《粮食短缺?我靠打猎顿顿吃肉前言+后续》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