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小说> 古代言情> 我不是神医,我只是一个普通人秦凡华佗全文免费

我不是神医,我只是一个普通人秦凡华佗全文免费
中二少年8号著《我不是神医,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这部小说的主角是秦凡华佗,《我不是神医,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古代言情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三国,无系统,草根出身,多女角,神医加持,扮猪吃老虎。现代医生秦凡魂穿东汉,竟成神医华佗长兄华凡。开局以心肺复苏救活幼弟,却被愚民视为邪祟,惨遭棍棒濒死。家徒四壁中,他凭借超越时代的医术(麻杏石甘汤雏形、艾灸、鱼腥草消炎)与智慧,制作“避瘟囊”立足谯县,更以惊世手段折服曹操之父曹嵩,踏入洛阳漩涡。在帝都底层,他以“一文艾灸”救死扶伤,收服地头蛇疤爷,借势建立秘密基地“青囊义军”,招揽典韦、许褚、赵云,得郭嘉、戏志才辅佐。黄巾乱起,他率军解北海之围、扑灭常山瘟疫、阵斩张梁,立下赫赫战功,却遭董卓打压,强令解散义军,入京为闲散文官。洛阳已成董卓魔窟。秦凡隐忍入京,却于虎牢关外救下重伤的太平道圣女张宁与身陷灭门之灾的旷世才女蔡琰。他携红颜与结义兄弟,以微末议郎之身,周旋于董卓、吕布的虎视眈眈之下。焚华雄大营,救孙坚于绝境;虎牢关前,典韦一戟秒华雄,震慑诸侯;更亲率典、许、赵三英硬撼天下无双的吕布,以超凡医术与无双勇略,于汴水救曹操,于酸枣会盟扬名!...
来源:lfl 主角: 秦凡华佗 更新: 2025-06-04 12:15:45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我不是神医,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是由作者“中二少年8号”创作的火热小说。讲述了:他纯净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微弱的满足,喉咙里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舒适呜咽,主动张开了嘴,示意还要。华母枯槁的脸上,终于浮现出一丝极其细微的、如释重负的弧度。她一勺一勺,极其耐心地将那碗温热的米油喂进了幼子的口中。小华佗喝得很慢,但很配合,小小的眉头不再紧锁,苍白的脸颊似乎也因为这份暖意而恢复了一丝极淡的血...
第17章
秦凡一口接一口,缓慢而珍惜地将那碗温热的米油喝了下去。每咽下一口,都感觉身体的沉重感似乎减轻了一分。额头上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冰冷的感觉被驱散了不少。
喝完了,他将空碗递给母亲,低声说了句:“谢谢娘。”
华母接过碗,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她又回到灶边,重新拿起勺子,再次极其耐心地从翻滚的米粥里撇出第二碗同样金黄粘稠的米油。这一次,她端着碗,走向了草席上的小华佗。
“元化……醒醒……”华母的声音放得极轻极柔,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试探,“喝点……米油……喝了……就不饿了……身子也好得快……”
小华佗在高热和病痛中昏沉,被母亲轻声唤醒。他长长的睫毛颤动着掀开,纯净的眼眸里依旧蒙着一层痛苦的疲惫和水汽。当他的视线触及母亲手中那碗散发着浓郁米香、金黄诱人的米油时,小小的喉咙下意识地滚动了一下。不同于之前那碗气味怪异的苦药,这纯粹的米香,对饥饿的病弱身体有着本能的吸引力。
“来……乖……”华母用勺子舀起一点点温热的米油,小心翼翼地吹了吹,送到小华佗的唇边。
小华佗微微张开干裂的小嘴,试探性地抿了一小口。温润粘稠的液体带着清甜的米香滑入喉咙,没有怪味,没有刺激,只有熨帖的温暖和安抚。他纯净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微弱的满足,喉咙里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舒适呜咽,主动张开了嘴,示意还要。
华母枯槁的脸上,终于浮现出一丝极其细微的、如释重负的弧度。她一勺一勺,极其耐心地将那碗温热的米油喂进了幼子的口中。小华佗喝得很慢,但很配合,小小的眉头不再紧锁,苍白的脸颊似乎也因为这份暖意而恢复了一丝极淡的血色。
茅屋里,只剩下勺子与碗沿轻微的碰撞声,和小华佗微弱但平稳的吞咽声。灶膛里的火光跳跃着,将母子三人相依的身影投射在熏黑的泥墙上,晃动而巨大。苦涩的药味和血腥味似乎被这浓郁的米香冲淡了一些,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劫后余生、短暂安宁的暖意。
秦凡靠在冰冷的墙上,感受着胃里那份温暖的踏实感,看着母亲专注喂食幼弟的侧影,听着小华佗不再那么痛苦的细微呼吸声。
那半袋粟米换来的两碗米油,如同黑暗洞穴里点燃的两盏小小油灯。光芒微弱,不足以照亮前路,却足以驱散眼前的寒冷,让人知道,黑暗并非永恒。
他缓缓闭上眼,这一次,沉入睡眠的黑暗不再那么冰冷刺骨,胃里那团温热的米油,如同一个小小的火种,在冰冷的躯壳深处,微弱而执着地燃烧着。
薪火虽微,亦能温腹。
## 第九章 残简
初春的阳光吝啬地透过狭小的窗户和高处的茅草缝隙,在冰冷的地面上投下几块摇晃的、苍白的光斑。空气里,浓重的药味和血腥气被米粥的清甜暂时压制,却依旧顽固地盘踞在角落。那半袋粟米的存在,如同一个无声的锚,让茅屋里的惊惶稍稍沉淀。
小华佗喝完那碗温热的米油后,似乎耗尽了力气,又沉沉睡去。呼吸依旧带着低微的哮鸣,但脸颊上那层骇人的青紫已彻底褪去,只剩下病态的苍白和一丝被米油滋润后的微弱光泽。华母守在草席边,枯槁的脸上是浓得化不开的疲惫,眼神却像粘在幼子脸上,每一次呼吸的起伏都牵动着她的心弦。
秦凡靠着泥墙,胃里那团温热的米油如同微弱的火种,持续散发着暖意,对抗着失血和伤痛带来的冰冷沉重。后脑的钝痛和眩晕感如同永不停歇的背景噪音,但神智比之前清晰了许多。他闭着眼,看似在休息,脑中却在高速运转,梳理着这具身体残留的、属于“华大郎”的破碎记忆,结合自己前世的知识,拼凑着这个时代、这个地方的生存图谱。
谯县。沛国。东汉末年。桓帝在位?具体年份模糊不清。但“苛捐”、“征役”、“疫病”这些字眼在残留的记忆碎片里频繁闪现。庄子里这些年陆续有人“发瘟”死去,尤其是老人和孩子。田赋越来越重,青壮被征去服徭役,回来的不足一半……乱世的气息,如同初春田野下蛰伏的虫豸,无声无息,却已能嗅到土壤深处翻涌的腐朽。
生存的压力,从未如此具体而沉重地压在心头。那半袋粟米,撑不了多久。母亲必须下地,或者去采集野菜野果。而他自己,必须尽快恢复体力,至少要拥有基本的行动和自保能力。还有小华佗,肺炎的恢复期漫长,需要持续的营养和药物巩固,否则随时可能反复。
就在他沉浸于这沉重而现实的思考时,草席上传来一阵极其轻微的窸窣声。
小华佗不知何时醒了。他没有像之前那样痛苦地喘息或咳嗽,只是安静地睁着眼,那双纯净却依旧带着病后倦怠的眼眸,茫然地望着低矮、熏黑的茅草屋顶。阳光的微尘在光柱中无声飞舞,吸引了他片刻的注意。然后,他的视线缓缓移动,最终落在了墙角——那里堆放着昨夜熬煮“麻杏石甘汤”后留下的、已经干涸板结的药渣,还有几根散落的、干瘪深褐色的麻黄碎梗。
小小的眉头困惑地蹙起。他似乎努力回忆着什么,苍白的小脸上浮现出一种孩童特有的、混合着好奇和不解的神情。昨晚那碗苦得要命、气味怪异的汤药,还有更早之前,那冰冷窒息的感觉,以及后来哥哥扑上来做的那些奇怪的动作……这些混乱而可怕的画面,在他小小的脑袋里交织冲撞。
他微微侧过头,纯净的目光越过熟睡的母亲(华母终于支撑不住,伏在草席边打起了盹),落在了靠墙坐着的秦凡身上。哥哥闭着眼,脸色依旧苍白,头上缠着染血的破布,看起来很累,很痛。但就是这个人,用那些奇怪的法子和苦药,把他从那个冰冷黑暗的地方拉了回来。
一个在混沌意识中盘旋了许久的问题,再次清晰地浮现出来。
“哥……” 小华佗的声音很轻,带着病后的虚弱沙哑,如同羽毛拂过寂静的空气。
秦凡闻声睁开眼,看向弟弟。
小华佗纯净的眼睛里充满了巨大的困惑和一种近乎执拗的求知欲。他小小的手指无意识地指向墙角那堆深褐色的药渣和麻黄梗,声音虽轻,却异常清晰地问道:“那些……药……还有……你救我的法子……”他顿了顿,似乎在努力组织语言,“娘说……是外祖……留下的竹片子上……画的?”
他的目光紧紧锁住秦凡的脸,带着孩童最直接的不解:“那竹片子……是什么样子的?上面……画了什么?为什么……会有救命的法子?” 一连串的问题,如同小小的石子,投入秦凡刚刚平静下来的心湖。
谎言!这个建立在“祖先遗泽”上的脆弱谎言,此刻被病弱的幼弟用最纯净、最直接的目光审视着。秦凡的心猛地一紧。他能看到小华佗眼中的困惑是如此真实,没有丝毫试探,只有纯粹的不解和一种对“真相”的天然渴望。这目光比昨夜村民挥舞的棍棒更让他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