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门春馔:厨娘掌宫录目录
沁湘著《朱门春馔:厨娘掌宫录》是作者 “沁湘”的倾心著作,柳蕙李三娘是小说中的主角,内容概括:“宫闱无主,膳食局成了暗箭场。杂役厨娘柳蕙蹲在灶下擦了三年铜锅,终于等到露一手的机会——太妃要‘滋阴补身’的汤,她往鸽肉里埋把枸杞,解了里头藏的巴豆;宠妃要‘讨帝王欢心’的点心,她揉团面捏成并蒂莲,把夹在酥皮里的匿名信,蒸成了黏糊糊的糖心。直到那夜,冷脸皇帝掀了她的食盒,却独独端走那碗没放调料的白粥:‘当年掖庭老妈妈煮的,就是这个味。’柳蕙这才惊觉——原来她熬的不止是膳食,是十年沉冤的真相,是他藏了二十年的,半颗真心。”...
来源:lfl 主角: 柳蕙李三娘 更新: 2025-06-06 17:57:10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古代言情《朱门春馔:厨娘掌宫录》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沁湘”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柳蕙李三娘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天还未全亮,掖庭膳食局后院的井台已结了层薄霜。柳蕙蹲在青石板上,双手浸在刺骨的冰水里,指甲缝里嵌着黑褐色的泥沙,正一下一下搓洗泡发的干菜。水太冷,指尖早没了知觉,可她不敢停——王嬷嬷的铜烟杆正敲着檐下的廊柱,笃笃声像催命符。\"罪户之女也配碰灶台?\"王嬷嬷裹着靛青棉袍站在廊下,烟杆头指了指柳蕙泡得发白的手背,\"这干菜得见水七遍,少一遍,明儿你就跪到御膳房门口数蚂蚁。\"柳蕙睫毛上凝着水珠,头垂得更低。...
第7章
柳蕙捏着发红的指节福了福:"陈姐姐说笑了,不过是当差罢了。"
"当差?"陈氏踩着绣鞋走过来,银勺尖挑起她围裙上的粥渍,"这粥里的南瓜,是库房最里头那筐的吧?
我前日才点过数,少了两斤。"
柳蕙的心跳漏了一拍。
她望着陈氏鬓角晃动的珍珠,忽然想起张监正说过,陈氏是前尚食局典膳的侄女——这宫里的眼睛,从来不少。
"陈姐姐要是嫌我手笨,"她退后半步,"明儿我去库房帮姐姐盘账。"
陈氏的银勺"当"地敲在案板上,转身时绣帕扫过柳蕙手背:"盘账?
你配么?"
灶房的风掀起门帘,吹得柳蕙眼眶发酸。
她望着陈氏远去的背影,摸了摸围裙暗袋里的残页——该来的,到底还是来了。
第二日卯时三刻,柳蕙摸着黑进了灶房。
柴房的潮气混着隔夜灶灰的焦味涌进鼻腔,她熟稔地摸过墙根的火折子,“噗”地吹亮,豆大的光映出砖地上蜿蜒的水痕——是晨起前新洒的,为的是压浮尘。
这是掌勺阿金伯教她的规矩:御膳房的地,比后妃的妆台还金贵,半点星子灰落汤里,都能掀翻半座宫。
火折子凑近灶台时,她的鼻尖突然颤了颤。
那锅本该文火慢煨的补汤,香气竟比往日浓了一倍有余。
甜丝丝的,裹着股说不出的黏腻,像浸了蜜的棉絮堵在鼻腔里。
她撩起布帘,铜锅表面浮着层异常浑浊的油花,枸杞红得扎眼,熟地黄的褐片沉在汤底,数量比往日多了足有三倍。
“昨日采买单子上,枸杞只领了半斤。”柳蕙指尖掐着腰间的清单,烛火在纸面投下晃动的影,“熟地黄更是半字没提。”
后颈的汗毛根根竖起来。
她记得前日陈氏捏着银勺挑她围裙时,鬓角的珍珠晃得人眼晕——那是只有尚食局有资格用的南海珠。
张监正说过,陈氏的姑母从前管着御膳房的药材库,最会在补汤里做文章。
“柳厨娘起得倒早。”
门帘一掀,陈氏裹着月白绣金的围裙跨进来,袖中飘出点沉水香,“我昨儿就说这锅汤火候不够,你偏要守着。”她踮脚望了眼铜锅,嘴角勾起半分笑,“倒是会挑时候,这锅汤......”
“火候过了。”柳蕙突然伸手盖上锅盖,指尖被铜柄烫得发疼,“我闻着有股子焦苦气,得重炖。”
陈氏的笑僵在脸上:“重炖?今晨要呈给陛下的补汤——”
“陈姐姐放心。”柳蕙抄起竹笊篱开始捞汤料,动作快得像阵小风,“我用老母鸡另熬底,加党参、红枣、山药。陛下近日批折子到子时,最该温补脾胃。”她顿了顿,抬眼时眼尾弯成月牙,“库房的山药该见底了,姐姐帮我去取两斤?我记着东墙第三排的陶瓮最干爽。”
陈氏的指甲掐进掌心。
她本想等柳蕙把汤送上去,看那罪户之女怎么解释药材超量——皇帝近日正服着太医院开的参茸固本丸,枸杞地黄过了量,轻则口干舌燥,重则心火上涌,到时候张监正保得住她?
可眼下这丫头竟要重炖,还支她去库房......
“我去。”陈氏扯下围裙搭在椅背上,银勺“当啷”磕在案几上,“你可别耍什么花样。”"
《朱门春馔:厨娘掌宫录目录》资讯列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