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小说> 古代言情> 明史看到一半,我穿成了崇祯帝!崇祯王朴小说

明史看到一半,我穿成了崇祯帝!崇祯王朴小说
流于你心著古代言情《明史看到一半,我穿成了崇祯帝!》,是小编非常喜欢的一篇古代言情,代表人物分别是崇祯王朴,作者“流于你心”精心编著的一部言情作品,作品无广告版简介:我是历史系研究生,周末在图书馆看明史时,被炸雷劈到穿越成崇祯帝。睁眼就在紫禁城东暖阁,老太监哭着喊皇爷,太医说我受惊吓气血不畅。得知此刻是崇祯14年松山大战时,大明危如累卵。我深知责任重大,强压震撼,模仿帝王口吻安抚众人,从此刻,我要以崇祯身份,力挽狂澜救大明。...
来源:lfl 主角: 崇祯王朴 更新: 2025-07-16 15:47:37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古代言情《明史看到一半,我穿成了崇祯帝!》,现已完结,主要人物是崇祯王朴,文章的原创作者叫做“流于你心”,非常的有看点,小说精彩剧情讲述的是:林宇今年24岁,是金陵大学历史系的研究生,正值周末,悠闲的在学校的图书馆看明史,窗外的天气雷声滚滚,但林宇并没有受到影响。他全神贯注的把手中的书翻到了最后的几页,突然!一声奇响的炸雷在天空爆开,那声响仿若万钧重锤狠狠砸下。正聚精会神的林宇,只觉耳畔嗡鸣,大脑瞬间空白,两眼一黑,身体软绵绵地向前倾倒,周遭的一切都在这雷声和他的晕倒中,陷入了短暂的死寂。————“皇爷!皇爷!” 年过半百的老太监,脸上...
第20章
晨光微熹,崇祯搂着周皇后刚睡醒,穿戴整齐踏出寝殿,便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惊动。王承恩小跑着近前,袍角还沾着夜露,脸上却掩不住喜色:
"皇爷!大捷啊!"老太监压低的声音里带着颤抖,"李大人连夜把事办妥了——成国公朱纯臣的轿子刚过棋盘街,就被埋伏的缇骑按在了巷子里!"
他递上一卷染血的密折:"成国公府兵不血刃就拿了,倒是在定国公府负隅顽抗,徐有祯在突围程中被当成打死。"话到此处突然一顿
崇祯会意沉声道:"咱们死了多少人?"
"折了二十七个弟兄..."王承恩凑近耳语,"但抄出好东西了——成国公定国公府衙里有大量的白银和粮食,李大人还在清点呢,预计有数百万两!"
崇祯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数百万两白银和粮食,可解当下朝廷燃眉之急。
这时,王承恩轻声道:“皇爷,抄没了这两家,朝中恐有波澜。”
崇祯神色一肃,沉声道:“朕心里有数。这成国公与定国公,勾结叛匪,私藏钱粮,本就是罪大恶极。朕此举,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
王承恩在一旁小心道:“皇爷,接下来如何处置这两家?”崇祯思索片刻,道:“徐允祯与朱纯臣按律当斩,府内下人无罪者发放少量钱粮释放,与府内贪腐有干系者,严重的杀,轻微的充军,体弱充不了军的让他去京城周边种土豆。”
王承恩连忙应道:“皇爷圣明。只是那抄没的钱粮,是否要立刻调配?”崇祯目光望向远方,说道:“先拿出30万两救济京城周边的流民,把这些流民组织起来,把这些日抄没的田地重新造册,多出来的全部分于他们,一定要把番薯,和土豆给推广起来,稳定民心。这件事你去找李侍问,让他亲自去做。
其余的,暂存国库,以备不时之需。另外,传朕旨意,让户部官员尽快统计此次抄没的具体数目,包括前些日周延儒同党的,要做到账目清楚。”
王承恩领命,刚要退下,崇祯又补充道:“此事要尽快昭告天下,让百姓知道朕整治贪腐的决心。同时,安抚好朝中大臣,莫让他们心生恐慌,告诉他们只要奉公守法,朕自然不会亏待他们。”
王承恩恭敬地回道:“皇爷放心,老奴这就去办。”说罢,便匆匆离去。崇祯望着王承恩远去的背影,心中感慨,此次抄没两家,虽能解一时之困,但大明的危机远未消除,接下来还有更多的难题等着他去解决。
——接连两日无事——
施粥啦!
京城外围,一座座粥篷如雨后春笋般搭建起来。这一回,每个粥篷的大锅里,都熬着浓稠厚实的粥,其间还卧着大块的番薯。这些番薯,可是户部官员们向从福建来的一个粮商花大价钱购买的。
流亡的百姓们井然有序地排着长队,他们的眼神中,依旧残留着历经苦难后的惶恐与对未来的迷茫。然而,当看到排在前面的人领到满满一碗,粥都快要溢出来时,那黯淡的眼眸里,又悄然燃起了希望的火苗。
李侍问正有条不紊地组织着官员们,妥善安置这些流民。
瞧着领到粥的百姓们,都纷纷蹲在地上,狼吞虎咽、大快朵颐,李侍问也盛了一碗粥,随后提高音量,高声喊道:“百姓们,都先往这边看!”
蹲在地上喝粥的百姓们,被这洪亮的喊声吸引,纷纷抬头望去。
只见一位身着红袍的大官,稳稳地站在高处,手中夹着一块红薯,大声说道:“乡亲们呐,这物件叫做番薯。放在粥里一同煮,是不是滋味绝佳,好吃得很?
这番薯的吃法可多了去了,能水煮着吃,能架在火上烤着吃,甚至洗干净了,直接生吃都没问题!它个头大,吃了特别管饱。最最关键的是,这东西产量极高,生长速度还快,约莫四个月的时间,就能迎来收获。只要用心精耕细作,一亩地的产量能高达十余石呐!”
百姓们先是一阵交头接耳,嗡嗡的议论声瞬间在人群中散开。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放下手中的粥碗,颤颤巍巍地站起身,目光紧紧盯着李侍问手中的番薯,声音略带沙哑却充满渴望:“大人,您说的这亩产十余石,可是真的?咱这穷苦百姓,就盼着能有填饱肚子的好法子啊。”
话落,周围一片附和声,众人纷纷点头,眼中满是期待。
这时,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从队伍中挤了出来,挠了挠头,憨笑着问道:“大人,这番薯真能生吃?咋个生吃法呀?”
李侍问笑着将手中的番薯递给他,说道:“你咬上一口便知。” 小伙子犹豫了一下,随后大口咬下,脸上先是露出一丝惊讶,紧接着转为惊喜,一边嚼一边含糊不清地说道:“嘿,还真甜,口感也脆生,这可真是稀罕物!”
周围的百姓见状,眼中流露出好奇与羡慕,不少人开始小声嘀咕着,想象着生吃番薯的滋味。
人群中一位抱着孩子的妇人,眼中闪烁着泪光,声音带着哽咽说道:“大人,若真有这等高产的作物,往后咱日子可就有盼头了,孩子们也不用再饿肚子了。” 说着,她抱紧了怀中瘦弱的孩子,孩子睁着大眼睛,懵懂地看着众人手中的番薯,嘴角还挂着未吃完的粥渍。"
《明史看到一半,我穿成了崇祯帝!崇祯王朴小说》资讯列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