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简介
古代言情《折扇诱君来》,现已完结,主要人物是湄遥李瀍,文章的原创作者叫做“冷青丝”,非常的有看点,小说精彩剧情讲述的是:虽然仓皇面对时,韦贵妃并无大异,依旧沉静娴然,可她的面色却十分苍白,即使嫣色脂粉和点绛樱唇也掩饰不了那种苍白这时,有下座舞姬向侍酒的小太监讨要牡丹花,小太监出殿,不多时取来一枝重叶牡丹,舞姬离座,献花于穆宗,湄遥知道,传花即兴表演的节目开始了待得一会儿羯鼓声响,花枝会在与座宾客手中传递,鼓点声停,花枝落在谁手中,谁就要出一个题目,然后舞姬会根据出的题目表演一段即兴歌舞出的题目可以是一个字、一...
第30章
《折扇诱君来》是冷青丝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古代言情、小说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而广受读者喜爱。已经连载至第409章 409. 一曲河满子(大结局下),总字数超过100.8万字,是一本不可错过的好书。
书友评论
文笔比较华丽,对于一些服饰的描写比较细致,而对于小女孩的外貌描写,让人有画面感,小糯米团子的可爱跃然纸上,而对于王湄遥的描写则看出了她的慵懒
女儿托付给他人照顾,自己却得隐忍着病痛去赚钱。为何如此悲惨?孩子的父亲在哪呢?一切的谜题慢慢开始揭晓了
是啊,地位不同,身份变了
章节推荐
第139章 139.今宵酒醒
第140章 140.拜会李湛
第141章 141.协商波折
第142章 142.不速之客
第143章 143.步步为营
作品阅读
穆宗望定湄遥:“说的是,不,不用人丹草,太医炼有人丹丸的,快,替朕取人丹丸来!”
话音刚落,又有一名太监飞奔出永安殿。
很快,太医和人丹丸都到了现场,和湄遥的判断差不多,太医也是觉得韦贵妃突然昏倒乃体虚闷热所致。
好在韦贵妃服下人丹丸后,已能坐起身,虽仍虚弱无力,可也让穆宗及殿中诸人稍稍放了心。
太医建议先送韦贵妃回宫,然后他再开些方子给韦贵妃调养。
湄遥主动请缨,愿随两名宫人一起送韦贵妃回宫,穆宗和殿中诸人可以留下来继续酒宴,也不必因此意外扫兴而散。
穆宗感念湄遥不仅歌舞出众,人也是伶俐纯善,遂准了湄遥的请求,让她送韦贵妃回宫后不必急着赶来永安殿,留在韦贵妃身边多陪陪韦贵妃,也许还可令贵妃娘娘心情舒顺点儿。
湄遥谢过穆宗,几人搀扶着韦贵妃离开永安殿,坐上了候在殿外的轿子,一路行至明义殿,韦贵妃的居处。
进得寝殿,让韦贵妃躺下后,湄遥吩咐几名宫人将窗扇尽开以通风,又在四周洒上甘露液,以使寝殿的空气清凉微香,韦贵妃微闭双目,静静地歇着,气息渐稳。
太医替韦贵妃又诊了一次脉,开下方子即告辞而去,不久配药送至,便有宫人去熬药。
湄遥在韦贵妃身边坐了坐,守候至韦贵妃安稳地睡着,方出了寝殿,问宫人要了一支笛,于明义殿外,缓缓地吹了一曲《苏幕遮》。
她不知自己为何要这样做,她只知韦贵妃是李瀍的亲娘,韦贵妃有恙,李瀍若知,肯定会焦虑担忧,而她亦无法安心,只有韦贵妃好转,她才能踏实地离开。
想李瀍十岁即离开大明宫,迁住十六宅,成年的岁月里,与生母相处的机会必也不会多,母子各分一端,类似今天突然出个什么状况,彼此怕都是只有事后才能获知消息。
还有更多的情况是,一个人的独自面对!为了不让对方忧心,将更多的酸甜苦涩强咽下,深藏于怀,见面时,只留给对方一抹宽心的笑容。
这样想李瀍双亲犹在,却未见得比自己强多少,自己好歹有谢娘从小不离,待自己视同己出,悉心呵护,日夜嘘寒问暖,李瀍的身边呢,每天面对的都是些侍从下人还有负责授课的师傅们,这些人,如何能与双亲相比?
在邯郸时,他说:“我那个家,不提也罢!”
现在,湄遥多少是,有所体会与明白了。
回到宜春院,天色已擦黑,早过了用膳时间。
阿翘、慎珠和乐桐都在屋里。
“你怎么才回来?”阿翘迎向湄遥问道:“其他去侍宴的人早陆续回来了,独独不见你?”
“有点其他的事儿,耽搁了!”湄遥一屁股坐在榻沿,蹬掉鞋子,揉起了走痛的脚。
“我的琴有人帮我带回来了吗?”湄遥忽然想起,送韦贵妃走时,自己的琴还留在永安殿。
无人回答,但屋内三人都好像看怪物似的看着湄遥。
湄遥四下环顾,见琴好好地放在墙边桌案,猜是有人帮她送还了,松了口气,“唔,没丢就好!”
“姐姐!”慎珠拖声拖调,带着几分揶揄道:“姐姐好好的去侍宴,怎么就变成了侍奉娘娘的下人了?”
“你们都知道了?”湄遥叹气:“我就是怕娘娘除了体虚晕倒,还有别的其他的什么不适。”
小说《折扇诱君来》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