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小说> 军事历史> 谍影风云

>

谍影风云

寻青藤著

本文标签:

小说《谍影风云》,大神“寻青藤”将宁志恒贺峰军事历史作为书中的主人公。全文主要讲述了:<p>众人一路交谈着,军车行进了一个多小时就停下来。军官指挥十名学员下车。</p><p>宁志恒下车后发现车停在一处大院门口。学员列队整齐,二年军校学习让他们在一举一动都带有军人作风。</p><p>大院非常大,里面有大型操场和数个办公楼。</p><p>军官带着众人进入左侧的一处办公楼里,来到一间会议室,让大家等着,然后转身去通知长官。</p><p>宁志恒他们也不敢多说话,不多时进来两名军官。一名中校和一名少校。</p><p>“立正!”众人立正敬礼,恭迎长官。</p><p>其中一名中校军官挥手示意,微笑着对大家说道:“首先欢迎诸位新同事的加入,诸位可能对我们的工作单位有些陌生。我们的单位在党内被称为力行社,对外的公开名称是国民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二处,也叫军事情报处。</p><p>这次军情处的扩招规模很大,你们之前已经有很多同事报到了。你们应该是最后一批了。</p><p>具体的工作性质相信大家之前都有所了解,我就不多说了。</p><p>来之前诸位同学的工作分配我们都已经安排好了。”</p><p>中校军官典型的军人作风,说话干脆利落,没有半点拖泥带水。</p><p>说完便宣布了分配名单,军情处下分八个科室。其中以行动科的人员最多,下辖三个行动组,九个行动队,这个行动科主要是外勤,危险性较大,人员也多有损失,新人大多都去了行动科补充人员。</p><p>十个人里包括宁志恒和王树成,有六个去了行动科。那个林一帆进了情报科,很明显这是早就打好招呼的,一个官二代怎么可能进危险性最大的行动科!</p><p>这六个学员都是因为在格斗和射击等方面成绩突出,才被安排进了行动科,毕竟出外勤任务需要很好的身手。</p><p>还有那个记忆力好的,叫阮明的学员进了电讯科。总之是根据大家的特长合理安排。</p><p>分配完毕,有人带着学员去各自的单位报到。</p><p>那名少校军官上前对宁志恒等六人说道:“我是行动科一组组长卫良弼,是专门来接你们六个的。现在跟我走!”</p><p>原来是因为这次分配到行动队的人员最多,行动科就专门安排行动组长亲自来接人,算是比较重视了。</p><p>把众人带回到行动科,卫良弼将宁志恒和王树成安排进了自己的行动一组。其他四人则被其他两个行动组领走了。</p><p>“你们先去领自己的军服和装备。”卫良弼安排两人道,“回来后介绍同事给你们认识。”</p><p>两人领命去后勤处领了自己的军服,两人都是每人两身崭新的少尉军装,还有款式一致的中山便装。也就是说现在他们都是国军少尉了。</p><p>还有一只勃郎宁手枪,保养的都很好,宁志恒手握枪柄,感觉枪型重量都极为趁手,非常喜爱。</p><p>在军校里练习也曾用过手枪,但是用的更多的是长枪和机枪。毕竟上了战场手枪几乎没有什么用处。</p><p>两人都是身形挺拔,穿戴上军装和配枪,英姿勃发,气宇轩昂,很是精神。</p><p>王树成更是喜欢这身军装,兴奋地走来走去道:“志恒,看来咱们这次也不亏,瞧这军情处的派头,级别肯定不低,原以为不去前线,这分配军衔估计要悬,没想到还是少尉。”</p><p>“当然不会,咱们是军官学校毕业生,到那也得给个少尉,你别再显摆了,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你又不是头一次穿军装!”宁志恒被他转的眼晕,不禁打趣道。</p><p>“那能一样吗!军校穿的是士兵装,现在是正经的尉官装。看!多精神!”王树成撇嘴笑道。</p><p>宁志恒懒得看他臭美,拉着他赶回办公室,卫良弼已在等着他们了。看到他们一脸兴奋的样子,微笑道:“你们跟我来,我介绍同事给你们认识!”</p><p>宁志恒和王树成的办公室很宽敞,就安排在卫良弼的旁边。他介绍说道:“我们一组的人员较多,下辖三个行动队,但军官不多,加上你们也就是十几个。</p><p>每个行动队一个队长,三个副队长。你们去第三行动队担任副队长。</p><p>每个队的行动队员大部分是从军队里挑选出来的,身手不错的军人,他们的军衔低,不用安排办公室。你们就在这里集中办公。”</p><p>这间办公室很大,可以同时放下四套办公桌椅。这时办公室里的其他二名军官也都在,卫良弼也都做了介绍。</p><p>三十出头,有些偏瘦,眼神深邃的上尉军官梁德佑。是行动三队的队长。</p><p>高大健壮,面容粗犷的年轻中尉军官石鸿。行动三队副队长。</p><p>宁志恒和王树成赶紧立正敬礼,石鸿大手一摆:“咱们兄弟以后就在一个锅里混饭吃了,别整那些虚礼,以后就以兄弟相称,叫我老石或是鸿哥。”</p><p>“是,鸿哥!”宁志恒和王树成赶紧称呼道。石鸿哈哈一笑,倒是梁德佑不发一言,只是微笑点头。看的出来也是不爱说话的人,宁志恒心说,这人的性情倒是和自己有些相像。</p><p>卫良弼看众人打好招呼,就说道:“老梁,他们就安排在你们小队了,都是好小伙,你多费点心,把情况给他们介绍一下。”说完转身对宁志恒道:“过后到我办公室来一下!”宁志恒赶紧应声称是。</p><p>梁德佑看这情形心中一动,但面上不动半点声色,点头示意石鸿。</p><p>于是石鸿把情况详细介绍给了宁志恒二人。</p><p>原来整个行动科的编制和陆军一样,都实行三三编制。行动科下辖三个行动组。</p><p>每个组又下辖三个行动队,每个行动队大致有四十人不等。</p><p>宁志恒所在的就是行动处第一行动组第三行动队。</p><p>宁志恒大概一算整个行动科光是一线的行动队员就是近四百人。真是规模不小啊。</p><p>原来这个行动队也有四名军官带队,不过就在前些日子另外两个军官在一次行动中失手,一死一重伤。正好赶上军官学校提前毕业,就将宁志恒二人补充了进来。</p><p>“你们刚从军校毕业,对军情处可能是不太了解,咱们的工作就是对内查处隐藏在军方内部的各方面军事间谍,尤其是红党和日本方面的,对外侦查获取敌方的军事情报。具体到我们行动科,专门执行具体外勤任务,说白了就是抓人,情报科提供情报,我们就动手抓人。”石鸿讲解行动科的具体工作性质。</p><p>梁德佑在旁边补充道:“最重要的是保密,我们的一切行动都是军事机密,我们都是职业军人,这里面的严重性应该清楚,千万记住!否则军法无情!”</p><p>等介绍完情况,宁志恒想起刚才卫良弼让他去办公室,赶忙转身去隔壁办公室。</p><p>报告后敲门进去,卫良弼示意他将门关上。挥手示意他坐下,笑着说道:“知道为什么叫你来?”</p><p>“属下愚钝,请组长明示。”宁志恒当然不知道,不过从见面到现在,卫良弼一直对他很是和蔼可亲,言语间也温和,明显很有善意。</p><p>“我是黄埔七期毕业的,也是贺峰老师的门生,这次是特意把你安排在我这里,这也是老师的意思。”卫良弼微笑说道。</p><p>宁志恒喜出望外,没想到顶头上司就是自己的同门师兄。有了这个渊源,自己在这行动科里的日子可就好过多了。有背景和没背景,有靠山和没靠山肯定是不一样的啊!</p><p>“原来竟然是师兄,我真是没有想到,只是从没有听老师提起过?”宁志恒激动的说道。</p><p>卫良弼摆手笑道:“哈哈,我前两年在外省,也是今年才调回本部,也有很长时间没有去拜谒恩师了。抽空我们一起去看看老师。”</p><p>军事情报处在全国各地都设有情报机构,卫良弼毕业后进入军事情报处就被外派,一次行动中立了大功,再加上黄贤正的关系,今年被特意提升并调回本部。</p><p>宁志恒知道贺峰除了自己以外还是有几个比较亲近的学生。但是确实从来没有听到过卫良弼这个名字。显然是因为军事情报处的特殊工作性质,贺峰也绝对是一个口风很严的人。</p><p>宁志恒心里是暗自窃喜,他前世在政府机关办公大楼工作,自然知道在机关里没有靠山,没有背景,那是多么的悲催。脏活累活背黑锅的活,全是你的。好活巧活获得利益的活,永远不挨边。他本人在这方面可以说既尝到了甜头,也更是吃够了苦头!感受极深!</p><p>宁志恒微微低头说道:“一定,一定。进了军情处,一切都仰仗师兄关照了!”说罢欠身施礼。</p><p>卫良弼哈哈一笑道:“志恒放心,要说无论是在军方,还是在军情处,咱们黄埔保定系都是实打实的金字招牌!走到哪都要高看一眼。过两天再给你介绍几位学长,都是军情处里的实权人物。”</p><p>言下之意在军情处里保定系的力量很是雄厚。让宁志恒心里踏实起来。</p><p>“那梁队长和石副队长?”宁志恒当然想搞清楚自己身边同事的底细。这对自己以后的行事至关重要。</p><p>“那个梁德佑是前几年从二十七师里调过来的,要说进军情处的时间比我还早着些,搞业务是把好手。可毕竟没有什么根基,要不我这个职位就是他的了!”卫良弼说道。</p><p>这就说他没有靠山,到他现在这个职位不出意外的话,就是到头了,剩下的就是熬资历了。</p><p>“石鸿就不一样了,他是咱们黄埔军校九期毕业,不过是武汉分校,在南京这里没有什么过硬的关系,不过人很懂事,还好相处。”卫良弼接着说道。</p><p>意思是说这个石鸿虽然没有什么靠山,但有黄埔军校的来历,不可轻易怠慢。在国军中只要是黄埔军校毕业的,不出大纰漏,一般没有人来找麻烦。</p><p>说是懂事好相处,那就说与卫良弼的关系不错,甚至有投靠的意思在里面了,就是自己人了,说话办事不用太忌讳。</p><p>“明白了,我会多请教石副队长的。”宁志恒有前世的阅历,对卫良弼的言外之意都很理解。</p><p>这倒是让卫良弼另眼相看,老师说这个师弟性格内向,木讷寡言。</p><p>还怕他在军情处不通事务,吃哑巴亏,特意安排到自己的手下,多加照顾。可在他看来这个师弟倒是很机灵,一点就透。</p><p>“看来学长手下都是精兵强将啊,那剩下的队员怎么样?”。宁志恒接着问道,这些人也要多留意一下,毕竟是要在一起工作,问清楚些好。</p><p>“那些个不用太在意,都是从军中调过来的,有不少的老兵油子,没什么文化,有事你就安排他们冲在前面,损失了就再调些来补充,军队中这样的人有的是!”卫良弼显然没有把这些人看在眼里,在他看来,这些丘八熬到死也不过是些消耗品,是工具!没有必要考虑太多。</p><p>其实在国党的体制里,这也是个普遍现象。这年头绝大部分都是文盲,识字的很少。像他们这些黄埔军校毕业的军官更是天之骄子,高高在上的他对这些底层成员自然就没有什么重视之意。</p><p></p>

来源:阅文起点   主角: 宁志恒贺峰   更新: 2022-11-14 15:39:35

在线阅读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谍影风云》是网络作者&quot;寻青藤&quot;创作的军事历史小说,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宁志恒贺峰,详情概述:大院非常大,里面有大型操场和数个办公楼。军官带着众人进入左侧的一处办公楼里,来到一间会议室,让大家等着,然后转身去通知长官。宁志恒他们也不敢多说话,不多时进来两名军官。一名中校和一名少校......

第十四章 大事初定

“三成,你父亲好大的手笔,不过是举手之劳,我不能占自己学生的便宜。到时候只需一座家宅给我们全家安身即可!”贺峰摇了摇头,即便是三成也绝对不是小数目,他还不至于收取自己学生的好处,

不得不说就为人品行方面,宁志恒真是没有看错人。

“老师,您有时候真是过于古板了,这三成也不全是给您的。不是还有沈团长的一份吗,难道空手指使人白干活!到哪里也没有这个道理,这也是我父亲特意交代的。”宁志恒接着劝道。

宁志恒的话还真是提醒了贺峰,身边和自己有相同情况的至交好友真是不少。等真有那一天,自己那一份利益,还可以接济好友,多几套房产就可以多安置几家亲朋,有备无患啊!想到这里他倒是觉得不用和自己的学生太矫情。

“好吧,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我请一段时间的假,亲自去趟重庆,正好和老沈聚一聚,把事情交代清楚。”贺峰一旦拿定主意就不愿拖延,决定亲自携款去重庆,这么一笔巨款交给别人还真是不太放心。

“老师亲自出马自然是最好不过了,”宁志恒一听老师要亲自去重庆,那事情就是板上钉钉了。老师这是高度重视起来了。

突然他有想起一件事情:“还有一点,这次最好能在SPB地区购买房产,哪怕价钱高些也要买下来。”

“SPB?这是什么地方?”贺峰有些奇怪。

“SPB是重庆南部的一个街区,水运便利,将来我们宁家做生意也方便些。”宁志恒解释道。

贺峰很仔细的用纸笔记下这个地名,宁家是经商的,自然也是要做生意养家,不能坐吃山空,有这要求并不意外。

其实这只是宁志恒的一个借口而已,在前世他就去过重庆旅游,就在SPB吃著名的重庆火锅。

当时有很多的火锅店就是开在当地抗日战争时期挖掘的防空洞里,很多游客为了好奇都去光顾,生意很是兴隆。

吃饭的时候,老板就夸耀说这个SPB是个风水宝地,抗日战争时期日军飞机轰炸重庆,整整炸了五年,可这SPB却是安然无恙,神奇的在这场战争保全了下来。

宁志恒当时对这一幕记忆深刻,这次如果能够在SPB购置房产,那家人的安全就能得到最大的保障。

两个人又仔细推敲了许多细节,比如此行去重庆多带几个卫兵,去了重庆该如何和沈家成运作,购买住宅和商铺的比例等等,无形之中师生二人的关系更加融洽和睦,相谈甚欢。

所有细节都确定下来之后,贺峰微笑说:“昨天我接到了你师兄卫良弼的电话,在电话里说你们前天抓了一个日本间谍。他说没想到你遇事冷静,身手矫健,初试身手就让大家刮目相看。”

宁志恒没想到老师这么快就知道这件事情。按理说这是军事机密,不应该把消息外漏。但是卫良弼毕竟是贺峰的门生,把这件事通报给贺峰不算什么大事。

不过以贺峰的作风,一般是不会把这件事情说出来的。还是这次家人的安全有了着落,让他的心情大好。

而且通过这件事,和宁志恒的师生关系明显更加亲近。这才忍不住夸奖了几句。

“师兄还真是过奖了,当时情况紧急也没有多想,这还是学生第一次在实战中开枪,事后心里还有些后怕?”宁志恒谦虚的说道。

事实上他还真没有半点畏惧,有的倒是紧张兴奋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在自己的性格还隐藏未知的暴力倾向。

“你的表现很不错了,我记得我第一次实战开枪的时候,手指都麻木了,枪都拿不稳,子弹都不知道打到哪里去了。”贺峰亲切的拍了拍宁志恒的肩头夸赞道。

“你比我强,是吃拿枪这碗饭的料。好好干!军情处跟军队不一样,那里面的鬼门道更多,你凡事要多长个心眼。明年想办法给你肩上添一颗星。”

宁志恒高兴的点头应承,在他头上顶着黄埔军校保定系和贺峰门生这两块招牌。以后在仕途上肯定比常人要走得顺利些。最起码不会有不开眼的小人招惹他,会少很多的麻烦。

师徒二人谈了很长时间,这才从书房里出来。李兰和贺文秀在外面等了半天,贺峰为人严肃方正,学生们都很敬畏他。

她们原以为宁志恒会被严厉的训斥,可没想到二人进屋之后一直很安静。出来的时候二人面带微笑,显然谈话还是比较顺利的,她们这都松了口气。

李兰看贺峰没有提手表和香水的事情,也很懂事的没开口询问。贺峰此时也觉得能够一次拿出如此大的一笔巨额现款,自己这个学生家里显然资金雄厚,这些礼品现在看来不算什么事情。

宁志恒向老师一家人告辞,事情办的很顺利,他心情很是放松。接下来就是要拜访自己的师兄卫良弼,所谓县官不如现管。顶头上司是自己的师兄,自然是非常好的。但是还是那句话,友情也是需要维护和经营,该有的礼节还是需要的。

他购买的手表中,一块是自己的,老实说来到这个世界,他最不习惯的就是平时对时间没有精确的把握。前世他就有带手表的习惯,早就想买一款好表,这次手头宽裕了,第一件事就是购买手表。

第二块手表孝敬给了老师。剩下两块是给卫良弼和自己父亲宁良才准备的。

宁志恒很快赶回到了军情处。来到卫良弼的办公室敲门而入。卫良弼诧异的看了看进来的宁志恒:“”不是放了你几天假吗?你怎么又跑到这里来了?有事找我吗?”

他还是很喜欢这个小师弟的,为人处世很是稳妥。业务上面也很不错。

这一次的行动宁志恒功劳不小。在梁德佑的报告中,对宁志恒的表现也多有赞扬,这其中当然也是因为宁志恒替他说了好话,让他躲过了这次的处分。

还有就是宁志恒在这次行动中的表现的确可圈可点。一个新人能有如此的表现,完全出乎大家的预料。

宁志恒笑嘻嘻的将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放到卫良弼的面前说:“师兄你打开看一看。”

卫良弼伸手接过包装盒,又疑惑的看了看宁志恒,不知他搞什么玄虚。打开之后发现是一块亮灿灿的浪琴男士表。

卫良弼眼睛一亮,男人都喜欢手表,现在佩戴手表就像后世里驾驶的汽车座驾一样。就代表着身份和档次,都是以能够随身佩戴一块名表为荣。

“这是特意买来送给师兄的,怎么样,还喜欢吧!”

卫良弼一听很高兴,相比之下自己手腕上的那块机械表真是不值一提,心中自然非常喜欢。

他爱惜的轻轻抚摸手中的名表,嘴里还是问道:“这表可是很贵的啊!你那点薪水连表链都买不起。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你是有事情找我吧,咱们师兄弟,还用这么客气。”

宁志恒抬手晃了晃自己手腕上的浪琴表,故作不屑的说道:“也不是很贵,不用太当回事。我给自己也买了一块,给老师一块,剩下这块就送给师兄你了。”

卫良弼这才注意到宁志恒手腕上也带着一块相同款式的浪琴表。一次买了三块,这说明自己师弟可还真是身家不菲,老师倒是给自己提过,宁志恒家里是在杭州做生意的,没想到这一出手还真是阔绰。

听宁志恒这么说,卫良弼当下也不再推辞,他是真心喜欢这块好表。赶紧换下手腕上的旧表,美滋滋的端详着,感觉这档次一下就上升起来。

宁志恒看着他这么喜欢,知道这次送的礼物是对了他的心思。

他笑着说:“师兄,还真有事找你,这次多给我几天假期,我想着回杭城老家一趟,算着都有一年没回去了,真是太想家了。”

卫良弼哈哈一笑说道:“我当是什么大事呢!小事一桩,你什么时候去给我打声招呼,休多长时间自己掌握。”

这事对卫良弼来说确实是小事一桩,宁志恒也知道不会有什么问题。他送名表只是为了拉近二人的关系,倒不是为了请假回家。

“师兄,前天抓回来的那个付诚怎么样了?审出什么结果没有!”宁志恒突然又想起来被抓来的付诚,已经两天时间,应该有个结果出来了。

这个付诚是他亲手抓获的第一个目标,他当然想知道后续的情况,如果能有收获,多挖出几个日本间谍也算是为国家贡献了一点力量。

卫良弼摇了摇头,有些无奈的说道:“毫无进展啊!这个付诚一直装死,他本来身上就有伤,从医院取了弹头包扎完,就带回刑讯课审讯,拷打了两天了,就是不开口。现在不敢再打了,怕再打就死了。”

宁志恒有些着急了,情报是有时间效应的,如果短时间没有突破,付诚的上下线联系不到他,就会有警觉,肯定会采取措施脱钩,到时候花大力气抓获的付诚就会一钱不值,那这条好不容易找到的线索白费了,还有那几个行动队员的牺牲就变得毫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