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小说> 现代言情> 嫡谋

>

嫡谋

朱嬷嬷著

本文标签:

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朱嬷嬷的《嫡谋》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p>正当这时,外头又响起了一阵匆忙的脚步声,接着帘子被掀开了。</p><p>一个身穿深绿色缎面袄,石青色棉裙的清秀丫鬟走了进来匆匆行了一礼便急急道:“朱嬷嬷,三太太的马车已经到了大门口,大太太正安排了人去二门迎接,姨娘让您赶紧的安排人将紫薇院的正房和大小姐的东厢给收拾出来,地龙都给烧热了。另外看看那被褥垫子有没有受潮,若是不能用就赶早的换下来。”</p><p>朱嬷嬷原本是坐在炕前的小杌子上,在听到这年轻丫鬟说话的时候早已经慌张的跳了起来,连那张小杌子也被她的动作给带到了,发出一声闷响:“什么?怎么会这么快?不是说要傍晚才到的吗?这才晌午刚过。”</p><p>“哎呀,您现在还问这些做什么?横竖人已经快到了,您就赶紧的吧。”说完就又转身匆匆跑走了。</p><p>朱嬷嬷急的在屋子里乱转了两圈,终于还是跺了跺脚转头对任瑶期交待了一句:“奴婢先下去安排去了。”</p><p>朱嬷嬷掀帘子走了,屋子里瞬间便安静下来。</p><p>任瑶期偏头看着窗外,眸子清亮若水。</p><p>可能是因为下雪的关系,隔着厚厚的玻璃纸只看到外头灰蒙蒙的一片,虽说是午时刚过,却像是天刚亮的时候。</p><p>任瑶期静静坐在炕头,等着外头的动静,母亲回来定会先去老太太的院子问安,然后才能回紫薇院。</p><p>之前被朱嬷嬷遣走的那两个小丫鬟这时候回来了。</p><p>“雪梨,你看见没有?燕北王府的那些侍卫大哥真是个顶个儿的高大勇猛,比咱们外院的那几个护卫大哥都要威风,可惜一个个的都板着脸,连四小姐身边的寒露走到他们面前都没能让他们抬一下眼。”</p><p>“呀,我去的时候燕北王府的人已经走了。那你有没有见到老王妃啊?听说她是先皇的女儿,是个公主。”</p><p>“王妃怎么会无缘无故的进咱们府里来?她只是派人将三太太和三小姐送进府里罢了。不过这女人啊身份再高贵不会生儿子也什么都白搭,就算是公主也得给别的女人让路。”</p><p>“这……皇帝的女儿总会不同吧?”</p><p>“有什么不同的?现任燕北王可不是从这位公主肚子里爬出来的,是那位云太夫人的儿子。公主生不出儿子,就跟老天爷不下雨,当家的不说理一样,能有什么法子?”</p><p>“也有些道理。我们还是别议论这些了,否则让朱嬷嬷进来看到又要责骂了。”</p><p>“放心吧,我之前瞧见朱嬷嬷正领着人打扫正房呢,哪里有空来管我们?再说了,朱嬷嬷也不过是训斥一番罢了,若是犯到三太太身边的那位周嬷嬷手里,那才是真的完了。”</p><p>“呀,那现在三太太回来了,这紫薇院不还是得周嬷嬷拿主意?那我们……”</p><p>“不会吧?我们又不是三太太的人,我们和朱嬷嬷都是方姨娘给五小姐的。”</p><p>“可是……”</p><p>“嘘——有人来了。”</p><p>外头突然安静了下来,原本安静的园子里突然响起了嘈杂的脚步声。任瑶期坐直了身子,看着窗子外面有人影走过,似是往正房方向去了。</p><p>“三太太和三小姐去了老太太那里,不出半个时辰就要回紫薇院来了,你们动作麻溜儿些,看看哪些东西缺了的立即去回了大太太。”</p><p>可是任瑶期等了半日,也没有人回来,倒是外头来来往往回话,搬东西的声响依旧嘈杂,</p><p>任瑶期之前用的药里有安神的药物,等到后来竟支撑不住睡着了,只是心中依旧还是有惦记,掌灯时分便又醒了来。</p><p>她感觉到自己床边坐了一个人,便立即睁开了眼。</p><p>屋子中央的桌子上已经点起了一对烛台,烧了大约一寸的样子,甫一睁眼那昏黄的光线刺得她眼睛有些不舒服,她不由得偏了偏头。</p><p>“瑶期你醒了?”一个温柔的声音响起,这个声音让任瑶期一愣。</p><p>那人似是注意到她的不适,起身去将烛台移到了西面的矮几上,才又走了回来。</p><p>“现在好些了么?”</p><p>任瑶期点了点头,对眼前的女子道:“姨娘是什么时候来的?”</p><p>虽然有些背光,她还是清楚了旁边的女子,她穿着一件浅紫色绣兰草缎面的狐皮袄子,白色的挑线裙,乌黑的头发挽了一个堕马髻,只插了一对式样别致的金簪。</p><p>珍珠耳坠在她耳下轻轻晃动,在莹白的侧脸上投下了小小一条阴影,瞧着有一种别样的婉约细腻。</p><p>这是方姨娘,江南女子。她的言行举止总是优雅温柔,似是古画上走出来的仕女。</p><p>任府上下都说她不仅人长得美,还有一副菩萨心肠。</p><p>紫薇院里曾有几个半大的丫鬟暗地里学方姨娘说话走路,被三姐任瑶华撞见了,三姐便命周嬷嬷找人用竹篾片将她们狠狠的抽了一顿,抽的小腿和脚背血肉模糊后关进了柴房。</p><p>因正当盛夏,关了三日后几个丫鬟膝盖以下都长了蛆。</p><p>在母亲和任瑶华去庄子上的这一年,老太太将紫薇院连同她一起交给了方姨娘照料。</p><p>在前一世的印象里,这位方姨娘似乎对她百依百顺,极为照顾,甚至连她自己的亲生女儿,九妹妹任瑶英也因此而嫉恨于她。</p><p>“刚来不久,我瞧着你出了一身的汗,很热么?”微凉的手掌放在了她的额头上。</p><p>任瑶期没有动:“嗯。”</p><p>方姨娘轻叹:“热你怎么不说?你刚病那会儿一直喊冷,盖了三层被子还冷得直打颤,我才让人将你移到炕上的。现在你不怕冷了,应当是病快好了。等会儿我让人将床收拾好了,今晚还是睡到床上去吧,也宽敞些。”</p><p>任瑶期点了点头。</p><p>方姨娘看了她一会儿,斟酌着道:“瑶期,你母亲和三姐回来了,以后这院子里的事情姨娘怕是再插不上手了,你以后就多顺着你三姐一些。她气性高,又讨长辈们欢心,你若还是处处与她拧着干,吃亏的还是你。至于夫人那里……其实也不能怨夫人,你知道你出生那会儿……总之,夫人她不是不看重你的,毕竟你也是她的女儿,只是三小姐是长女,夫人难免会仰仗她多一些。”</p><p>方姨娘柔声细语的劝着,她的声音缓缓的,虽然说的是北方话,但仔细听还是能听出一些南边的口音,软糯悦耳。</p><p>任瑶期努力想象若是依着自己幼时的脾气,听着这番话会是如何的反应,面上却是不动声色。</p><p>方姨娘见她不说话,伸手替她整了整被子,又道:“等过几日身子好些了就去看看太太和三小姐吧。我刚探着你额头还烫着,夫人和三小姐那边车马劳顿才将将安顿,今日你就先歇着。我去吩咐人来给你换床铺?”</p><p>母亲和三姐已经回了院子?任瑶期点了点头。</p><p>方姨娘便起身出去了,帘子外头传来了她低柔的吩咐声。</p><p>过了一会儿,两个丫鬟便抱着被褥进来了,走到北面的那张架子床旁开始铺床。</p><p>那架子床已经有一阵子没有睡过人了,原本是有些潮的,好在屋子里烧了地龙,新换上的被褥也是干爽的。虽是如此,可是比起那热炕来,还是要冰冷不少。</p><p>身体先热而发汗,乍然又遇冷收汗,其实是极容易着凉的,不知道方姨娘知不知晓。</p><p>任瑶期让那个叫青梅的小丫鬟去弄了几个小手炉来,放进了被窝里捂着,又让她们去拿一套干尽的贴身衣裳,先去熏炉上烘热了。</p><p>青梅与另一个丫鬟雪梨小声嘀咕:“先是嫌热,这会儿又怕冷,五小姐与三小姐果真是亲姐妹,都惯会折腾人。”</p><p>“嘘——以后这话可千万别说了,东厢的回来了……”</p><p>任瑶期没有听到丫鬟们的抱怨,等床上捂热乎了,她让丫鬟伺候她换了贴身的衣裳,扶着去睡了床。</p><p>被小炉子捂了这许久,床上的热度与炕上的温度相差无几。</p><p>才躺下不久,就有人端着药碗进来了。</p><p>“五小姐,该喝药了。”一个年轻女子的声音,小声唤道。</p><p>任瑶期睁眼,便看到了之前来找朱嬷嬷的那个身穿深绿色缎面袄,石青色棉裙的清秀女子,她是方姨娘身边的一个叫金桔的大丫鬟。</p><p>“不是说要换方子吗?”任瑶期被金桔扶着坐在了床头,看了那药碗一眼。</p><p>金桔脸上带着笑:“吃了这一剂再换。姨娘原本请了大夫来,半路被周嬷嬷拦下去看三夫人和三小姐了。大夫去老太太那里回了话后却被管事给送走了。姨娘说明日再去给您请大夫来。”</p><p>“母亲她生病了?”</p><p>金桔闻言看了任瑶期一眼,笑道:“三夫人与三小姐赶了一日的路,外头又是冰天雪地的,想是担心受风寒吧。五小姐,药要凉了,快些喝了吧?”</p><p>药碗凑到了她嘴边,任瑶期的眉头不由得微微一蹙,这不是她之前吃的药方。</p><p>之前吃的那方子虽然不温不火,却也是对症的,这碗药却是改了好几味药材。</p><p>她离开任家后曾跟着裴先生读了不少的书,史书兵法这些不说,律法星相堪舆佛经这些都有涉猎,药典更是背熟了的。</p><p>世生万物皆是相生相克,药草性分阴阳平,疾病又分寒热湿燥。</p><p>对症下药不仅需要清楚药物的归经、走势、升降、浮沉,互相配伍,还需知道五行生克,七情和合。</p><p>而相恶,相反,都是用药大忌。</p><p>比如,她原来吃的药方中有一味乌头,乃药中下品,有毒。不过制成成药之后配伍得当,也可成为良药。今日这碗药里除了有乌头,还有一味半夏。分开用都是无碍的,用到一起却是犯了药性相恶之大忌。</p><p>除此之外还有几味药材配伍的也极为不妥,所以这药她若是喝了,虽不至于立即就伤了身体的根本,只原本已经好的差不多的病又要拖延个几日了。</p>

来源:阅文起点   主角: 朱嬷嬷任瑶   更新: 2022-11-14 16:26:28

在线阅读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朱嬷嬷任瑶是现代言情小说《嫡谋》中出场的关键人物,&quot;朱嬷嬷&quot;是该书原创作者,环环相扣的剧情主要讲述的是:&quot;&quot;哎呀,您现在还问这些做什么?横竖人已经快到了,您就赶紧的吧。&quot;说完就又转身匆匆跑走了。朱嬷嬷急的在屋子里乱转了两圈,终于还是跺了跺脚转头对任瑶期交待了一句:&quot;奴婢先下去安排去了。&quot;朱嬷嬷掀帘子走了,屋子里瞬间便安静下来......

第32章 上钩

朱嬷嬷从任瑶期房里出来之后,见青梅和雪梨两个丫鬟正站在不远处的廊下,两人似乎正在小声争吵。

朱嬷嬷眉头一皱,走了过去,压低了声音训斥道:“做什么你们!半点儿用处也没有,尽会胡闹!明儿我就禀了姨娘将你们卖出去!”

青梅斜斜看了雪梨一眼,冷笑道:“就怕有人得了新主子几句好话,就不将旧主放在眼里了!人家可早就另攀了高枝儿了。”

朱嬷嬷闻言狐疑地看了雪梨一眼。

雪梨急的眼泪都要掉了:“嬷嬷您别听她胡说,奴婢没有……”

“没有?没有怎么这些日子小姐去哪里都让你跟着,却独独将我谴开了?人人都说你雪梨与太太房里的喜儿一样都成了小姐的心腹!刚才喜儿走的时候还特意将你拉到一边说悄悄话,我来问你,你却不肯说!你们早就是一伙的了!”青梅咬牙,略略提高了些声音。

雪梨急急辩解:“喜儿不过是夸我之前送她的那只荷包绣工好,想……”

“呵,总算露了马脚了吧?你好端端的送她什么荷包?我整日与你在一块儿我怎么不晓得?你不就是背着我偷偷讨好那边吗?亏得我是个实诚人,被你这般耍弄”青梅撇嘴嚷道。

“大晚上的,你鬼叫什么!”朱嬷嬷伸手在青梅胳膊上拧了一拧,青梅吃疼想喊,一对上朱嬷嬷那瞪过来的目光,忍痛将呻吟咽了下去。

见青梅老实了,朱嬷嬷皱眉看向雪梨。雪梨咬着下唇,想要说什么却又说不出来什么。

朱嬷嬷原本还想要问问,可是想着还有事情要赶紧去办便暂且按捺住了,只瞪着两个丫鬟道:“明日再找你们算账!还不快进去伺候小姐!”

两个丫鬟都低头应了一声是。

朱嬷嬷刚刚转过身去又调转头来问:“你们之前去后院要水,见到刘嬷嬷了没有?”

雪梨低声道:“之前魏嬷嬷请诸位嬷嬷们喝酒,刘嬷嬷多喝了几杯被小丫鬟扶了回房休息了。”

朱嬷嬷这才想起来,魏嬷嬷认为自己比那牛嫂子资历老,又有个成气的大儿子在煤栈里当二管事,因此以为自己当这个外事嬷嬷已经是十拿九稳,因此下午的时候就给院子里的人通了声气儿,晚上要请大伙儿吃酒。

她今日因为要去外头办些事情就推脱了没有去,只接了魏嬷嬷一个三分的银裸子做茶钱,

朱嬷嬷不由得在心理叹气:这魏嬷嬷怕是要白欢喜一场了。

虽是这么想着,可是这事儿毕竟与朱嬷嬷干系不大,反正她茶钱也收了,且是魏嬷嬷自己主动给她的,万没有再吐出来的理儿。

于是朱嬷嬷半点犹豫也没有就朝后院里刘嬷嬷的住处去了。

路过后院一个供婆子丫鬟们当值的时候歇息的耳房的时候,隔着帘子有些许亮光和笑声从棉布帘子下的空隙里泄露出来,应当是魏嬷嬷她们吃了酒后在一起说话。

紫薇院里并不严禁丫鬟婆子们私下里设宴席,毕竟谁都会有喜事。只是不允许因此而误了差事。喝酒也只允许喝不怎么会醉人的果酒,且还是限量的。刘嬷嬷估计是个酒量十分浅的,才会饮几杯果酒也上头。

朱嬷嬷只站在耳房外的帘子边上侧耳听了一会儿,然后便看了看左右,抬步往刘嬷嬷的住处走去。

刘嬷嬷此刻靠坐在床头被一个小丫鬟伺候着茶水,听见有人推门进来的声音她抬头一看,先是一愣,然后忙笑道:“是朱嬷嬷啊?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朱嬷嬷平日里与刘嬷嬷的死对头关嬷嬷走的近,因此刘嬷嬷与她的关系不过是一般。见她今晚不请自来,实在是有些纳闷儿。

朱嬷嬷脸上挂着热络的笑,看了一旁伺候的小丫鬟一眼:“有些事情想要与你说说,便自个儿过来了,你可别怪我不请客自来。”

“哪能啊。”关嬷嬷客气地笑了笑,对小丫鬟道,“你去小厨房看着灶台,今儿三老爷在正房留宿,晚些时候说不定会要热水。”

小丫鬟应声下去了。

朱嬷嬷转头看着丫鬟轻轻将房门带上了,这才笑吟吟的上前:“我今儿过来是有桩好事。”

“好事?”刘嬷嬷不解地道。

朱嬷嬷点了点头,越发凑近了些:“听说你之前也想要外事嬷嬷的差事?”

刘嬷嬷闻言似笑非笑:“朱嬷嬷的消息倒是灵通。”

朱嬷嬷摇头笑道:“你可别与我怪声怪气的,我今儿只问你一句,这差事你还想不想要了?”

刘嬷嬷闻言狐疑地道:“朱嬷嬷这话是何意?不是说已经定了魏嬷嬷或是牛嫂子吗?魏嬷嬷的赢面儿当要大一些。”

朱嬷嬷撇了撇嘴:“实话与你说了吧,太太打算先定两个外事嬷嬷下来,等年后再从这两个嬷嬷中挑一个正式接任。这牛嫂子是一个,另外一个……另外一个还未定。”

刘嬷嬷一惊,微微坐直了身子:“此话当真?那魏嬷嬷……”

“嗨,你管他那么多做什么?你只要告诉我你想不想当这分差。”刘嬷嬷摆了摆手,微微一笑,一脸的高深莫测,好像谁要这差事不过是她一句话的事情。

刘嬷嬷琢磨了一会儿,有些怀疑道:“你有门路?”

朱嬷嬷又是一笑,没有说话,却是一副默认的样子。

刘嬷嬷这下考虑的时间更久了些,说实在的,新空出来的这个位子院子里的二等嬷嬷们谁不眼红?可是如今三太太回来了,这事儿最终还是得三太太定,偏偏她们与三太太的人都没有什么交情,就算是想要走走门路都没有法子。

只是……

“这话你怎么不与关嬷嬷说去?我记得你们两人关系向来不错。”刘嬷嬷也不是个笨的,仔细想了想就觉得有些不对。

朱嬷嬷似是早就料到她有这么一问,不慌不忙地笑着道:“我即便是有些门路也是需要为主子考量的,关嬷嬷她是与我有些私交,可惜她家那侄儿实在是个扶不上墙的烂泥。你想必也知道,这外事嬷嬷的差事虽然很有些油水,偏偏我们三老爷是个求精的,到时候若是差事出了漏子我这个举荐之人可是要担责的,一般人我可不敢举荐。我瞧着满院子,除了魏嬷嬷的大儿子也就是你刘嬷嬷的二儿子有出息。”

这话刘嬷嬷听着心理舒坦极了,对朱嬷嬷的防备也没有那么深了:“那魏嬷嬷……”

朱嬷嬷但笑不语。

刘嬷嬷想起来今日魏嬷嬷请大伙儿喝酒,朱嬷嬷没有去,想着是不是两人之间有了什么过节?又或者是朱嬷嬷的主子方姨娘对魏嬷嬷不甚满意?

朱嬷嬷一直在注意着刘嬷嬷的表情,见她有些动摇,又好像有些疑虑,眼珠子转了转,突然拍了拍自己的大腿:“哎!罢了,我便与你露些底吧。你来我们紫薇院也有些时日了,应当知道我们五小姐在三老爷面前是最得宠的!而这后院之事虽说是太太做主,可是谁都知道只要三老爷一句话,太太从来不会说一个不字的。”

刘嬷嬷琢磨着朱嬷嬷这一番话,似是有些了悟:“你是说让五小姐在三老爷那里……”

“嘘——”朱嬷嬷装模作样地看了看四周,“你心里清楚就行了,不必说出来。”

刘嬷嬷沉吟了片刻:“院子里的规矩我是知道的,想必嬷嬷你也需要打点一番,不知道需要多少……”刘嬷嬷做了个手势。

朱嬷嬷十分欢喜刘嬷嬷的上道,故作迟疑了一番:“按理说我不应当开这个口,可是如你所料……这事儿我还需要打点打点。这个数如何?”朱嬷嬷比了个二十的手势,意思是要二十两银子。

刘嬷嬷又沉默了许久,二十两银子不算少数,不过她也不是拿不出来,何况若是真能谋到这份差事,给三老爷办几回事儿钱就能回来了,连带着还能让家里的小儿子露一露脸。

只是,这事儿万一不成……这银子……

朱嬷嬷似是刘嬷嬷肚子里的蛔虫,当即笑道:“这样吧,你先给五两的定钱,等明日我办妥了这件事儿你再付余下的?这五两我也给你立个收据。”朱嬷嬷是空手套白狼,因此自信满满。

刘嬷嬷一愣,觉得若是这样的话自然是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若是最后事情不成她手里有收据,就连五两银子也能要回来。

这便宜若是她还不占的话,那就白活了这么些岁数了,于是刘嬷嬷立马笑道:“朱嬷嬷心诚,我自然也是个爽快的,那就这么说定了。”

朱嬷嬷掩嘴一笑,心下却是得意不已。

刘嬷嬷下床来从自己的衣柜子底层翻出了五两银子,朱嬷嬷去唤了丫鬟取了纸笔印泥来,她不会写字,不过她们这些内宅婆子丫鬟之间暗地里银钱往来的字据自有一番术语符号,只要数字对上号,最后用按下手印就成了。

两人最后分开之时,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