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小说> 古代言情>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后续+全文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后续+全文
海上浮森著古代言情《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后续+全文》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海上浮森”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朱冬冬朱雄英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洪武 改革 权谋 种田 无系统 更新猛】胎穿成了朱元璋的嫡长孙朱雄英,早死的爹,早死的娘,早死祖母,我也要早亡?朱雄英看着整整齐齐的一家人:【爷爷笑吧,笑不了多久,就只剩下你一个孤家寡人了。】听到他心声的朱元璋又惊又疑,闲着没事就到乖孙的面前支起耳朵偷听。【亲娘唉,知道你和爹感情好,可三年再抱俩会要你命的啊。】朱元璋:乖孙,你爹你娘要生娃咱也管不着,多子多福……还是把你爹外派视察去吧。【奶奶唉,咱俩要是不能逆天改命,八年后就要双双死于天花,前后脚去向阎王报到了,好在这病有得治。】朱元璋:乖孙别睡!赶紧想想怎么治!呜呜呜……为救妹子和乖孙,逆天又怎样!【亲爹唉,你别光读书你练练武,不然小小的风寒就能要你的命。】朱元璋:明天就把标儿手里的书换成刀,让徐达接着教他功夫!呜呜呜……舍不得孩子咱大明要亡!【爷爷唉……】朱元璋:这回终于轮到咱要死了?呜呜呜,乖孙救咱!不救咱,你想吃的红薯土豆,你想玩的机枪大炮,你想坐的巨型船舰,咱都藏起来,不给你看!...
来源:cd 主角: 朱冬冬朱雄英 更新: 2025-05-26 19:29:14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后续+全文》是作者“海上浮森”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古代言情,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朱冬冬朱雄英,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好困!但又不能让爷爷感觉白来!我要坚持……住……婴儿的意志力太薄弱,眼睛一眯就睡着了。但朱元璋依旧爱不释手地抚摸着乖孙的脑袋,心里柔软得一塌糊涂。“睡吧睡吧,吃饱睡好,爷爷盼着你早日长大,开口说话呢。”爷孙俩静坐了一刻钟,直到外面变天,朱元璋这才叫来常氏把乖孙带回内殿休息...
第14章
直接问吧,又怕徒孙泄露天机遭天谴,赔了孙子没了豆。
真愁人!
哦,对了,现在还没有西班牙,它叫佛郎机,沿着丝绸之路往西走,脚程快的话……也不知道几年能返回?
佛!郎!机!
原来是它!
朱元璋克制住内心的激动,还是没忍住,抓住乖孙的小手,喜不自禁地搓了搓。
乖孙你放心,爷爷派人快马加鞭地赶过去,只要你说的是真的,明年开春就能把土豆种土里去。
等你会说话了,一定能吃上新鲜的土豆!
爷爷的手上好多茧子和疤痕,嘶!有点疼!
但我能忍住不哭,这可是爷爷的战绩呢!
朱元璋见乖孙如此拥挤爱戴他,顿时红了眼眶,连忙缩回手,隔着虎羊帽揉着乖孙的大脑门。
好困!
但又不能让爷爷感觉白来!
我要坚持……住……
婴儿的意志力太薄弱,眼睛一眯就睡着了。
但朱元璋依旧爱不释手地抚摸着乖孙的脑袋,心里柔软得一塌糊涂。
“睡吧睡吧,吃饱睡好,爷爷盼着你早日长大,开口说话呢。”
爷孙俩静坐了一刻钟,直到外面变天,朱元璋这才叫来常氏把乖孙带回内殿休息。
离开东宫后,朱元璋前往华盖殿。
在批阅奏疏之前,他先写了一个名单,让毛骧私下里给他们传达口谕。
“让这些人沿着丝绸之路,前往佛郎机,寻找一种亩产上千斤的食物,名为土豆,让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以最快的速度,带一千斤土豆回来。”
饶是在他身边做事喜怒不形于色的毛骧,听到他的安排都愣了一下。
什么豆子能亩产上千斤?
天上的仙豆吗?
等他反应过来,连忙低头应是,转身就走。
“等等!”
毛骧立马转了个弯回来,心道:陛下果然是在跟我开玩笑。
他刚想把名单放回桌子上,却闻陛下补充道:“土豆可能不叫土豆,你让他们机灵一些,多打探打探,事关重大,不可怠慢。”
“……是。”
毛骧无比同情被陛下选中,出使佛郎机找土豆的那些人们。
当他出了华盖殿,打开名单时,他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瞬间更同情自己了。
因为被陛下委派“重任”的,都是武将之后。
尽管他们以及他们的家族对陛下忠心耿耿,但面对这种连陛下都含糊其词的任命,谁也要质疑一下圣谕的真假。
“偏偏陛下也没给我写一道密旨,不知是有意忘记的,还是故意忘记的。”
没办法,只能动用一下他聪明的大脑来解决这道难题了。
毛骧活动了一下筋骨,决定以拳服人。
谁敢提出让他难以解答的疑问,那就顶着猪头脸离京吧!
哪怕毛骧的行动再私密,人多口杂,还是泄露了消息。
三更鸡鸣,胡惟庸和李善长等人,在上早朝前,还是听到了风声。
有些还是家里面拿不定主意,特意询问两位丞相去留意见的。
至于豆子亩产千斤,太匪夷所思,一听就知道是陛下胡扯的借口,事情紧急,大家谁也没提这个玩笑话。
两人站在午门外,交头接耳。
准确来说,是胡惟庸向李善长打听消息。
“陛下派人去佛郎机找什么土豆,还专门挑了武将之子前去,是何用意?”
在淮西这帮老人里,也就李善长长袖善舞,既能在文武官员里面吃得开,同时还不怎么得到陛下的敲打。
换作以前,胡惟庸有大半个朝堂的官员唯他马首是瞻,可不会把李善长放在眼里。
谁叫陛下最近行事诡异,让他实在摸不着脉呢。
李善长捋着胡须,沉吟片刻:“丝绸之路要走河套一带,陛下又专门派武将之后前往,怕是打着找奇物的旗号探路。”
前年,朱元璋组织第二次北伐。
可惜因三路兵马配合上出现重大失误,徐达和李文忠出师不利,仅有冯胜西路获胜。
这两年,如果不是自元末开始流行,还未彻底消除的瘟疫时有发生,而因元朝多年不修河道、围地跑马,导致水土流失,粮食减产,百姓食不果腹的话。
恐怕朱元璋去年就重整大军,亲自率军去参战了。
经李善长这么一提醒,胡惟庸才醒悟过来。
“说起来,太子前去北平筹粮,应当也是为陛下探路的,只是太子脚程未免太慢了,走了一日还没离开京城地界,也不知路上是否出了差池。”
面对担忧太子安危的胡惟庸,李善长挑眉看向门前站着的记录官员举止的太监,没再开口说话。
陛下派小将去探路实属正常,哪有派太子赴险探路的。
太子北上是去筹备粮草的,可明知北方闹灾,还会搜刮民脂民膏,除非是想让根基未稳的大明朝,再迎来一大波反民的攻击。
自然不如在“两湖熟、天下足”的江浙等地搞募捐,既离着京师近,有何异动能八百里加急当日回京,还不用承担到了边境遇到敌军的风险。
也就是老胡这个自作聪明的大傻缺,被老朱家父子俩联手耍得团团转,还担心太子路上的安危。
但凡老胡手再伸长一些,说不定就能发现,陛下让人把一些奏疏,搬出城去处置了。
“铛铛铛!”
钟鼓声响起,李善长收敛了满腹心思,低眉顺眼地跟在胡惟庸身后,迈入午门。
……
朱雄英一觉醒来,发现摇篮上方,多了一个羽毛做的风铃。
常氏用一根雁翎轻轻拨动着,它发出“叮叮咚咚”清脆悠扬的响声。
虽然有些单调,但总比让他一直盯着熟悉又加了一层模糊滤镜的天花板,快盯成老年痴呆要好得多。
也不知道娘亲哪里淘换来的?
娘亲今天好像比昨天开心。
“英儿,这个风铃的声音好听吗?”
常氏一边拨动着风铃,一边满眼柔情的告诉他。
“这是你爹昨晚亲自送来的,大雁还是他亲自搭弓射下来的呢。”
“哇?”
我爹不是去北平筹措粮草去了吗?
朱雄英眼睛瞪得溜圆。
他还有闲心在半路上打猎?
还半夜返回来看娘?我怎么没看到他?
这可真是……防不胜防啊!
“英儿,娘再陪你玩会儿,等你皇爷爷下朝来看你,你要坚持住,可千万别睡着了。”
随着天数渐大,朱雄英身体恢复如常,奶量见长,戒掉了吃饱必睡,好似晕奶的习惯。
陪着娘玩了一会儿风铃,他听到太监宫女们轻呼“陛下”的声音,常氏站起来,腾出最佳观赏朱雄英的位置。
“乖孙,咱来看你啦!”
朱雄英感觉今天的老朱有些俏皮。
也不知道遇到了什么开心的事,说出来让他开心一下,助他打发无聊的婴儿时间就好了。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后续+全文》资讯列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