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權柄之上:(番外)+(结局)陈昱苏若雪全本免费完结小说_免费小说完结權柄之上:(番外)+(结局)陈昱苏若雪
小说介绍
小说推荐《權柄之上:(番外)+(结局)》,现已上架,主角是陈昱苏若雪,作者“作者向阳”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当谢承煜的军旗再次在漠北扬起,当苏若雪的金错刀再次斩落敌首,这场博弈的最终胜利,早已注定。晨雾中,洛阳城响起重整军备的号角。沈砚辞与谢承煜并肩而立,望着苏若雪骑马巡视的身影。他们知道,真正的挑战或许还在前方,但只要三人联手,便没有跨不过的难关...
第34章
苏若雪的密信适时送到:“云州虽毁,民心未灭。本宫已着人在废墟立碑,刻‘大魏忠烈’之名。”沈砚辞望着窗外的星空,忽然想起云娘曾说过的“惊鸿掠影,虽逝犹存”。或许旧贵族以为毁灭云州便能击垮大魏,但他们错了——真正的大魏,不在一城一池,而在人心所向,在君臣同心。
至于此次博弈的结果,沈砚辞摸了摸谢承煜新换的绷带,又看向苏若雪送来的“民心归附”密报。他知道,旧贵族和藩王的势力已元气大伤,而大魏的新势力正以雷霆之势崛起。当谢承煜的军旗再次在漠北扬起,当苏若雪的金错刀再次斩落敌首,这场博弈的最终胜利,早已注定。
晨雾中,洛阳城响起重整军备的号角。沈砚辞与谢承煜并肩而立,望着苏若雪骑马巡视的身影。他们知道,真正的挑战或许还在前方,但只要三人联手,便没有跨不过的难关。而云州的废墟,终将成为旧时代的墓碑,见证大魏走向更辉煌的明天。
景和十七年十月初一,漠北草原飘起鹅毛大雪。阿史那隼的狼旗在风中撕裂,旗下堆着突厥王叔的头颅,鲜血在雪地上凝结成紫黑色的花。沈砚辞望着密报中“阿史那贺鲁退守杭爱山,麾下狼卫折损七成”的记载,指尖在舆图上划出两道血线…突厥双雄的汗位之争,已到了不死不休的境地。
“阿史那隼弑亲夺位,虽得兵权,却失人心。”谢承煜将染血的战报掷在火盆里,“漠北部落纷纷遣使大魏,请求庇护。”沈砚辞点头,摸出苏若雪亲赐的狼首金印:“长公主让我转告,可许以‘漠南六州自治’之权,换他们牵制阿史那隼。”将军目光灼灼:“如此,贺鲁部与其他部落联手,足可与阿史那隼抗衡。”
子时,两人在帅帐内推演“鹬蚌相争”之计:谢承煜率玄甲军陈兵漠南,做出支持贺鲁的姿态,实则按兵不动;沈砚辞则暗中资助阿史那隼的死对头…回纥部,借其手消耗双方实力。谢承煜看着沙盘上的兵力部署,忽然皱眉:“若阿史那隼识破我军意图,转而攻向云州......他不敢。”沈砚辞展开最新的星象密报,“钦天监已传讯突厥萨满,称‘荧惑守心,南征必亡’。”
丑时三刻,回纥部首领的密使抵达。沈砚辞看着对方呈上的狼首匕首,刀刃上“愿为大魏马前卒”的刻字还带着血丝:“贵部若能牵制阿史那隼十日,大魏必助回纥一统漠北。”密使单膝跪地:“我王但求大魏粮草支援,此战若胜,回纥永为大魏屏障。”谢承煜从粮草图上抬起头:“明日便有三十车粟米运往回纥大营。”
寅时,谢承煜忽然按住沈砚辞的手:“你三天未合眼了。”沈砚辞摇头,摸出袖中提神的薄荷膏:“阿史那隼的狼卫中有中原细作,林明远虽死,但其埋下的‘梅花暗桩’未除。”他指了指案头的《突厥语大词典》,“昨夜从回纥密使的口音中,我听出了洛阳官话的尾音。”
卯时,沈砚辞潜入回纥大营,以“查验粮草”为名筛查细作。当他走到第三车粟米旁时,负责押运的突厥士兵瞳孔骤缩…那是中原人“心虚”的微表情。沈砚辞假装失足绊倒,袖中甩出的银针已划破对方手腕,露出皮下的六瓣梅花刺青。谢承煜适时闯入,将细作制伏:“果然是林明远的死士!”
为您推荐
小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