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小说> 现代言情> 天幕直播一战,法国人先傻了!普林西普加夫里洛小说

>

天幕直播一战,法国人先傻了!普林西普加夫里洛小说

老张0612著

本文标签:

正在连载中的现代言情《天幕直播一战,法国人先傻了!普林西普加夫里洛小说》,热血十足!主人公分别是普林西普加夫里洛,由大神作者“老张0612”精心所写,故事精彩内容讲述的是:当欧洲人们正摩拳擦掌准备走向战场之时,一道天幕降临了!看着天幕上那多达几百万的伤亡数字领了白羽毛,法国人先傻子了!就当英国人信心满满的时候,看到索姆河一天死的人数,英国人也乐不起来了!就当整个欧洲君主们都觉得死多少平民与自己无关之时,威廉二世、尼古拉二世发现革命来了.........

来源:cd   主角: 普林西普加夫里洛   更新: 2025-07-18 18:33:43

在线阅读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现代言情《天幕直播一战,法国人先傻了!普林西普加夫里洛小说》,由网络作家“老张0612”所著,男女主角分别是普林西普加夫里洛,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容,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奥匈老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浑浊的目光扫过楼下仍然惊魂未定的斐迪南夫妇,又看向天幕,那“180万”的数字像墓碑压在他心头。将军们盯着沙盘,参谋们飞快计算着兵力部署。但所有的计划,在那片悬挂的天幕和它代表的、尚未揭晓的恐怖未来面前,都显得如此苍白可笑。每一个调动命令的下达,都变得犹豫不决,重若千钧...

第16章


天幕之下,空气凝固了。

从伦敦唐宁街十号到柏林威廉大街,从巴黎爱丽舍宫到圣彼得堡冬宫,从维也纳美泉宫到罗马奎里纳莱宫…

所有宫殿、官邸里,电报机疯了似的哒哒作响,外交信使的马车在街道上狂奔,扬起阵阵尘土。

各国的君主、总统、首相、将军们,眼睛都死死盯着那冰冷的天幕。

恐惧像藤蔓一样缠住了他们的心脏。

法国人的血淋淋的细节,像一场噩梦在眼前重演。

他们自己的阵亡数字虽然只有一个孤零零的总数,但足以让人不寒而栗。

他们在等。等什么?

等天幕再次亮起,像撕开法国伤口那样,把他们国家的详细伤亡也血淋淋地展示出来!

看看那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哪场战役吞噬了他们的青年?是哪条战线成了绞肉机?是哪个愚蠢的决定葬送了百万生命?

英王乔治五世看着窗外阴沉的天,手指无意识地搓着怀表链。

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圣像前划着十字,祈祷声细若蚊蚋。

德皇威廉二世烦躁地扯开军装领口,对着地图上法国的位置低吼。

奥匈老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浑浊的目光扫过楼下仍然惊魂未定的斐迪南夫妇,又看向天幕,那“180万”的数字像墓碑压在他心头。

将军们盯着沙盘,参谋们飞快计算着兵力部署。

但所有的计划,在那片悬挂的天幕和它代表的、尚未揭晓的恐怖未来面前,都显得如此苍白可笑。

每一个调动命令的下达,都变得犹豫不决,重若千钧。

他们害怕自己的名字,会出现在导致某个巨大伤亡数字的决策者名单上。

--

普通人也在等。

工人停下机器,农民放下锄头,主妇忘了炉灶上的汤。

街头巷尾,咖啡馆里,死一般的寂静取代了往日的喧嚣。

所有人都仰着头,脖子酸了也不肯低下。

那冰冷的天幕,成了悬在所有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下一个被剖析的国家,会是谁?

--

恐慌在无声地发酵。

谣言像野草一样疯长。

“德国人要打过来了!”

“俄国佬要动员了!”

“我们国家死得最惨!”

警察和宪兵在街头巡逻,紧张地注视着任何可能引发骚动的苗头。

教堂的钟声敲响,却驱不散那沉甸甸压在每个人心头的阴霾。

--

就在这片令人窒息的等待中,天幕的光线,似乎极其轻微地波动了一下。

所有人的心脏,猛地提到了嗓子眼!

然而,天幕并没有像人们恐惧(或病态期待)的那样,开始解剖下一个国家的伤亡。

幽蓝与惨白的光流在天幕边缘加速流转,冰冷的合成音毫无预兆地,再次直接灌入每个人的脑海:

历史回溯:萨拉热窝事件后关键外交节点加载…

天幕中央,法国伤亡的惨烈画面迅速淡去、缩小,被新的、冰冷的文字取代: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于萨拉热窝遇刺身亡。

1914年7月5日:德皇威廉二世于柏林波茨坦宫,向奥匈帝国驻德大使,承诺无条件支持奥匈对塞尔维亚采取任何行动。

1914年7月23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王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极其苛刻,限48小时答复。

1914年7月24日: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宣布支持塞尔维亚,开始秘密军事动员(“预先动员时期”)。

1914年7月25日:塞尔维亚回复奥匈最后通牒,接受大部分条款但拒绝部分主权要求。奥匈帝国随即宣布断交。

1914年7月26日: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提议召开国际会议调解危机,遭德国拒绝。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1914年7月29日:俄国宣布为支援塞尔维亚,进行针对奥匈的局部动员。

1914年7月30日:德国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12小时内停止动员。俄国拒绝。

1914年7月31日:德国向法国发出最后通牒,询问其中立立场,并限18小时答复。德国同时向俄国宣战。

1914年8月1日:法国拒绝德国最后通牒,宣布总动员。德国向法国宣战。

1914年8月3日:德国入侵比利时(施里芬计划启动)。

1914年8月4日:英国以保障比利时中立为由,向德国宣战。

--

冰冷的日期和简短到残酷的文字,像一条条铁链,在惨白的天幕上快速滚动、延伸。

每一个日期,每一个事件,都像一颗冰冷的铆钉,将欧洲这辆失控的列车,死死铆在通往“世界大战”的铁轨上。

柏林,威廉二世看着“承诺”那行字,脸色铁青。

巴黎,普恩加莱盯着“法国拒绝…宣布总动员”,手心里全是冷汗。

伦敦,格雷爵士看着自己那被拒绝的“国际会议”提议,发出一声无人听见的叹息。

圣彼得堡,尼古拉二世看着“俄国宣布…局部动员”和紧接着的德国最后通牒,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维也纳,老皇帝看着“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枯槁的手指微微颤抖。

萨拉热窝那间破公寓里,普林西普看着“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身亡”那行字,身体剧烈地抖了一下,仿佛被无形的子弹击中。

而下面那一连串滚动的宣战日期和动员令,像一条条绞索,套在了他和所有塞尔维亚人的脖子上。

天幕之下,死寂更深了。

原来那吞噬百万生命的绞肉机,是这样一步步,在短短一个月内,被外交辞令、最后通牒、秘密动员和轻率的宣战书,冷酷地组装起来的。

窒息的等待,化作了更深的寒意。

所有人都明白了:天幕展示的法国惨状,绝非孤例。

那冰冷的倒计时——32天——指向的,正是这末日齿轮开始咬合的时刻。

而他们,无论君王还是平民,都已被卷入这无可逃避的洪流。

天幕的光,依旧冰冷地笼罩着。那一条条滚动的外交节点,像为整个欧洲敲响的丧钟。

《天幕直播一战,法国人先傻了!普林西普加夫里洛小说》资讯列表: